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

02.02.2015  21:09

1月28日下午,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2015年工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专家学者和教育部思政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团市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罗维东、副书记陈曦、副校长薛庆国参加活动。

傅振邦指出,成立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精神的战略举措,是落实团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团调查研究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共青团学校战线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和努力形成“全团抓研究”生动局面的客观需要。

傅振邦强调,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支持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发展壮大。充分遵循新型智库建设的客观规律,共同促进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一是要坚持研究的客观性、专业性和开放性,二是要坚持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三是要坚持研究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公共性,四要坚持研究的引领性、示范性和扶持性,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学校共青团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团学思想创新的前沿阵地和团学工作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为学校共青团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思想支撑和工作支撑。

傅振邦要求,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要从一开始就“扣好扣子”,开好局、起好步。一是要抓紧建章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二是要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规划;三是要高度重视资源整合和力量协同,注重对实际工作的推动。

罗维东在致辞中对莅临活动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北京科技大学将以拥有雄厚实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平台《思想教育研究》和彰显鲜明特色的共青团工作研究为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各方面力量,立足高起点谋划、坚持高标准建设、培育高品质成果,着力将研究中心打造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型智库、学校共青团研究的前沿阵地、学校团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为推进组织和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薛庆国汇报了中心筹备情况及2015年工作要点。研究中心将以推进学校战线“全团抓研究”工作格局建设为目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着力推进专项研究和成果出版,协助开展干部培训和相关研究,大力加强资源整合和自身建设,推进新常态下学校共青团的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

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学术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上,傅振邦为两个委员会的委员颁发聘书。研究中心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林泰,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我校党委书记罗维东和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主任、我校副校长薛庆国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

研讨会上,工作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石新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彦,北京市团市委副书记杨海滨,《中国青年报》原社长徐文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树辉,教育部思政司思政处副处长吕治国及学术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乔志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谷贤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廉思,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等分别发言,围绕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和研究中心职能定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为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据悉,为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依托我校成立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我校是我国首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首批拥有该专业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会刊《思想教育研究》的承办单位。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依托我校建设,学校将为研究中心提供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办公场地,中心挂靠于我校团委。研究中心将团结学校共青团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规律和新特点,研究新时期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干部培训,为推进学校共青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我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共青团干部参加了活动。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