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50天下了31场雨

21.07.2015  12:44

  近几日,淅淅沥沥的雨淋透了京城,颇有“烟雨江南”的气质。昨天,本市正式进入主汛期,记者从市防汛办获悉,入汛的50天中,雨水缠绵了31天。16日以来,本市连续5天降雨,更是多年来罕见。据市气象局预计,未来10天,仍将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入汛后降雨量多于往年

  自6月1日起,本市正式进入汛期已有50天。对市民来说,今年的雨水并不陌生,50天内31次光顾,让不少人舍不得脱下凉鞋、包里常备雨伞。

  据统计,入汛以来,全市累计降雨181.9毫米,比去年同期降雨多出了13%,与多年同期降雨量179.8毫米相比,今年的降水量也略多。31次降雨中,小雨级别25次,中雨级别5次,大雨级别1次。

  今年汛期的降雨,不但次数多、持续天数多,还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特点。入汛以来,全市出现8次平均雨量小于10毫米,但局部雨量超过50毫米的降雨。如6月13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6.1毫米,但最大降雨昌平阳坊却达到了81.5毫米。7月18日全市平均降雨13.9毫米,最大降雨量密云县溪翁庄165.8毫米,密云水库来水1300多万立方米。

  气象部门发布预警34次

  入汛以来,气象部门发布全市性气象预警34次,市防汛办共启动三级响应1次、四级响应6次。

  本月16日至17日,本市出现全市性大到暴雨过程,局地出现大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51.4毫米,最大房山河北镇244.6毫米。市防汛办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房山和门头沟相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本市今年首次发布红色预警。

  16日至17日的暴雨中,全市共出动备勤人员5万余人次,车辆1000余台次,房山、门头沟、海淀、丰台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1662人,无人员伤亡。

  除此之外,全市83个防汛分指挥部也各司其职,展开了隐患排查。

  对149处下凹桥区,市交管局逐一制定维护疏导方案。对103处易积水路段,市政市容委部署104辆清障车现场备勤,对城六区220条道路雨水箅子进行清掏。市民防局出动1.28万人次,检查在用人防工程近6000处。市排水集团巡视排查5803公里管线,清掏养护88座排河口闸门和12.3万座雨水口,安装井口防护网6.1万张。

  赴山区旅游应注意安全

  昨天,本市正式启动“主汛期”模式,雷雨也适时地前来“报到”。昨天8时至20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仅有0.5毫米,城区平均1.4毫米,西南部平均0.6毫米,东北部平均0.2毫米,东南部平均0.1毫米,西北部只有微量;下得比较明显的地区有天安门、平谷甘营、顺义南法信、丰台丽泽桥、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局地。其中雨量最大的是房山史家营,降雨量累计22.1毫米。

  据市气象局预测,从今天到8月底,本市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180毫米至210毫米。未来10天,北京处于宽广的高空槽前部偏南暖湿气流控制区,仍将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并伴有冰雹、大风和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28日以后,将逐渐转受西南季风影响,降雨面增大。

  随着降雨的持续,目前,土壤水分已接近饱和状态,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市防汛办提醒市民,山区和浅山区有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市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赴山区游玩注意安全。

  气象和国土部门也将加强预警,必要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市交通委对803处山区公路易发生地质灾害路段,采取设置警示标志、挂网等措施进行防护;市旅游委也加强了全市A级景区地质灾害隐患勘查、评估工作,在4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防汛安全警示牌。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朱松梅)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