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常时光”第二十八期:校长对话“卓越工程师”

13.01.2017  10:07

12月29日下午,冬日的寒冷挡不住同学们的热情,第二十八期“啡常时光”在图书馆咖啡厅如期举行,这是本学期“啡常时光”的最后一期活动。在咖啡馆温暖的气氛下,校长张欣欣与高等工程师学院143班的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谈,并为他们答疑解惑。参加活动还有教务处、校团委和高工学院领导。

活动以一段高工同学精心准备的视频开始,视频向大家介绍了班级的整体概况以及两年多来班级的各项活动。视频采用的幕布投影拍摄形式体现了他们的创新和逆向思维能力。

张欣欣校长指出,要成为一名工程师,要对数字非常敏感,头脑中要有数字,这样才能在工程中做好“是否安全、是否能达到所要求功能”的判断。

宏观看行业:钢铁寒冬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同学提出,所学课程中很多是和冶金相关的,而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我们处在钢铁寒冬的时代,想请问在校长的眼中,钢铁寒冬到底意味着什么。校长表示,钢铁严冬,就像是处在冰河时期一样,这并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源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首先,三四年前国家的GDP增长率是两位数的,所以钢铁作为基础原材料,必然有很大的需求。当时国家做出调整,增加了钢铁行业的规模,但是现在经济发展速率减缓,需求必然也会减少。这是国家,或者全世界经济形势的问题,也是全球走向一体化的结果。其次,钢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材料,在未来的五十年是不可能变化的。铝合金可以代替钢铁,但只可以代替一部分。如果现在钢筋水泥的大楼都改成钢结构的大楼,我们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因此钢铁行业是有很大发展希望的。

微观看培养:我们和材料的学生有什么差别?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行业工程师人才,但是在高工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有很多与其他专业相类似但是又不及他们专业课深度更深的课程,有很多同学疑惑,最后高等工程师学院毕业的同学和其他同学又有什么不同呢?张欣欣校长首先表示,这一定是有很大不同的。卓越计划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工程师,在一点上有比较专业并且深刻的知识,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也就不同。

展望看未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工程师?

同学们还和张欣欣校长以及到场的其他嘉宾共同探讨了怎样能达到成为一个工程师的要求。有同学表示,在学校里,高工学院的学生一直被报以很大的期望,那么怎么才能算有工程师的素质呢?张欣欣校长回答说:“工程师是怎么炼出来的,就是要靠经验,你们现在就是在积累经验的过程。工程师的知识体系要比学术型人才大。一个科学家想问题可能是单一的、学术的,而工程师想问题必须是全面的。”校长还表示,一定要让高等工程师学院的同学在学校里有优越感。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素质的培养。把事情做到完美,做到最好是骨子里的东西,这是工程师必备的素质。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也是工程师要必备的素质。

活动临近尾声,各位嘉宾为同学们送上寄语。校长总结说:做一个工程师,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科学家是认识世界的,工程师是改造世界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

(摄影:团委)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