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郑功成:三种视角看老龄化
【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慧 齐芳
嘉 宾 郑功成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翁华建委员(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
温建民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
【编者按】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三十年呈加剧态势。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带来怎样的挑战?科学应对老龄化蕴藏哪些发展新机遇?如何统筹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为此,特约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委员展开圆桌对话,为应对老龄化建言献策。
问题视角:人口老龄化带来严峻挑战
主持人: 就宏观而言,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主要短板在于超常规的快速老龄化导致“未富先老”,大家对此怎么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怎样的特征?
郑功成代表:目前,我国堪称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规模最大、老龄化挑战最严峻的国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成为当前人口结构的形象概括。预计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约1000万人,总量将达4亿人左右,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年均增长100万人以上。如此快速的老龄化,迅速壮大的老年人口规模,正在对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乃至政治生态等方面产生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翁华建委员: 情况确实如此。但实际上,我国老龄化的峰值尚未真正到来。面对这样的情势,仅凭政府某一个或几个部门是不足以应对的,必须加强资源整合与联动、政策统筹与衔接,形成良好的导向,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温建民委员: 作为一名医生,我最关注的是如何提升老龄人口整体的健康状况,让他们度过一个有质量的晚年。这不只关系到老年人个体,而且对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发展也至关重要。我国现阶段与老年人相关的产业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养老、健康、文化服务等发展乏力,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极大地抑制了社会消费的增长。
优势视角:应对老龄化蕴藏新机遇
主持人: 在很多时候,危与机是可以并存甚至是相互转化的。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机遇?该如何把握?
郑功成代表:养老服务是老年人群急剧增长的内在需求,也是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养老床位从300多万张增长到了600多万张,多元投资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总量供给不足、结构失衡、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不高、护理人员极度短缺的局面并未改变,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却还未真正引起重视。应抓住“十三五”的宝贵时机,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立足社区,从重机构养老转为以居家养老为重,从重城市轻农村转为兼顾城乡并向农村倾斜,从依据退休年龄一刀切转化为以年龄为基准并重点考察失能状态为依据,从公办养老机构为主体转化为民办养老机构为主体,全面满足老年人群体的服务需求。
翁华建委员: 在国外,通过先进科技提高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例如通过感应器来测定老年人的身体和情绪状况,通过嵌入鞋中的装置测试老年人步伐稳定程度。可以看到,把科技与养老结合本身就意味着新业态发展的巨大机遇,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体系,鼓励各类、各级医疗服务机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生活方式干预、健康促进、慢病管理、重大疾病筛查与风险控制,以及院后康复等环节的医疗服务计划。建议建立社区卫生中心医生与养老院集中签约机制,打通民政、卫生部门老龄服务,提高服务效能。
温建民委员: 除了治病,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应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社会治理水平也要相应跟上。今年,我要提交一份旅游景点对60岁以上老人免票参观的提案,这是对老龄化的一种应对,不仅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还符合全域旅游、大众旅游的发展方向,能够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多元视角:统筹养老服务主体力量
主持人: 面对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仅靠家庭、社区、政府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
郑功成代表:未来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应当立足于老年人的数量与结构变化趋势,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走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三化并举”的道路,政府要主导社会化、促进市场化、助力多元化。应将当前奉行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方针,调整为居家为主体、机构为补充、社区为桥梁的新格局,在对老年人进行分类评估的基础上实现精准服务,同时督促家庭成员尽责、倡导老年人互助。“十三五”期间应把城镇社区和乡村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专业化服务与老年人居家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真正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需求并能够提高养老服务投入效率的合理取向。
温建民委员: 目前,我国养老专业护理人员极度缺乏。今后,既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大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让低龄、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老龄服务中来。同时,提倡志愿者服务,并建立规范的统筹机制和补偿、激励政策。
翁华建委员: 要加快出台鼓励老年金融服务发展的政策意见。老年金融的定位是服务老年群体、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着眼于增强个人和家庭养老的经济能力,弥补长期养老护理保险制度缺失,鼓励老年消费和投资;支持老年护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扶持老年产品服务及技术开发;充分挖掘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精神两大财富积累,服务于创新发展,使老年群体本身也成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力量。
(嘉宾郑功成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03月04日 05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