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冷成金:落其实者思其树

21.12.2016  12:38

【光明论坛·温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徵调曲》中的名句,意指吃到树上的果实就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就想到了河水的来源,成语“饮水思源”就来源于此。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其“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梁太子萧纲的宫廷,先仕梁,四十岁时出使西魏,其时梁亡,庾信被迫出仕西魏,后又仕北周,始终不得放还。庾信在北朝虽备受恩宠,但他念念不忘故国,诗文中多乡关之思,上引两句即是表现返本、感恩之情的名句。

庾信的这两句骈文之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不仅因为它表达了人们的一般性情感,更在于它与中国主流文化传统的价值建构方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返本与感恩是中国文化的两个关键词。所谓返本,就是追思自身的来源,并以此来践行价值建构。孝敬父母、追念祖先就是返本,《论语》将其上升到了人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根本性高度:“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念祭祀久远的祖先,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淳厚了。

对祖先的尊重和祭祀是返本的重要形式。朱熹《论语集注》云:“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丧礼与祭祀不是外在的硬性规定,而是符合人的心理情感的必然选择,它培养和凝聚人性心理,是人类觉醒和自我确认的一种形式。如果说“丧思哀”是内在建构,“祭思敬”则是外在约束。所有面对死的“慎终追远”,都是为了生的“民德归厚”,而前者是价值建立的根本依据。

还应该看到,“追远”是指祭祀年代久远的祖先,而久远的祖先很难与自己有情感上的联系,对其只能进行理性的追思。因此,与祭祀父母、祖父母等有情感联系的人相比,祭祀祖先更多的是从情感中升华出的理性。而这种理性,对于建构社会规则和价值准则往往更有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慎终”侧重的是对有情感联系的先人的态度,“追远”侧重的是对无情感联系的先人的态度,二者构成了一个以情为基础、以理为主导的相互制约和促生的价值生成的完整机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何谓“人穷”?生活困窘固然是“”,但真正的“”是价值的困境。屈原正是在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和价值时才写出了《天问》和《离骚》,庾信也因不能回归故国才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痛切感受。因此,在价值困境中,人们易作返本之思。返本是追思探寻的开始,也是价值建构的开端。

中国人的感恩并非宗教性的,而是来自现实的经验。中国人感的恩不仅有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有皇天后土的覆载之恩。庾信的“落实思树”“饮流怀源”即是此意,而传统儒家“天同覆,地同载”的仁爱之情,以及“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也源于此。人施恩可以不图报,但人为何要知恩图报?因为只有知恩、感恩、报恩,才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庾信的“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以生动贴切的文学语言表达了至为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又以审美的方式将这些思想文化积淀入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人格境界,让我们在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时候,时刻不忘本来、感恩本来。

(作者冷成金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1日02版)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落其实者思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