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年10兆以上宽带用户将超75%

19.09.2014  14:17

  2015年北京市电子商务交易超万亿,10兆及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比例超过75%……昨天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提出3个目标和8项任务,指出北京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使信息消费成为本市扩内需的新动力、稳增长的新引擎、调结构的新举措和惠民生的新途径。

  三个目标

  目标一

  2015年电子商务

  交易超万亿

  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服务对全国信息消费的供给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消费成为本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到2015年,全市居民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100亿元;全市信息产品和服务规模超过8000亿元,在全国信息消费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

  目标二

  2015年10兆以上

  接入用户超75%

  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到2015年,实现本市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覆盖,使用10兆及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比例超过75%。

  目标三

  形成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良好局面

  建立有利于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不断涌现,形成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监管体系健全完善以及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局面,引领信息消费发展潮流。

  宽带接入

  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推动全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组织实施TD-LTE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商用,完善下一代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政务网站尽快完成下一代互联网改造,鼓励商业网站向下一代互联网迁移。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规模建设。面向环渤海地区统筹云计算数据中心合理布局。

  居民信息消费产品

  升级换代

  推出一批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使本市成为我国信息消费的引领示范基地和产品创新中心。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社交网络、数字电视等信息服务,促进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新型信息消费终端的普及,推动居民信息消费产品升级换代。启动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扩大北斗卫星导航、物联网等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范围,继续实施移动互联网工程和祥云工程,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品、云终端等信息消费新热点。

  支持开发

  可穿戴设备等产品

  支持打造一批集新型智能终端、软件、内容、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平台,提供面向市民、企业和社会管理的服务。抓好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新型显示器、新型操作系统、工业云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新型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链联动发展格局。把握新型信息消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支持开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云终端等未来型信息消费产品。

  提高公共图书馆

  数字化水平

  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音乐、数字音视频、动漫游戏、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产品。加强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数字化水平。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跨境电子商务云,支持文化生产和传播机构同国内外主流信息平台建立合作对接机制,扩大本市数字文化产品在主流信息平台的产品占有比例。

  搭建城市道路

  配送信息系统

  多举措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支持具有信息平台和物流资源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成为综合性、国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北京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北京市城市道路配送信息系统,加强对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的支撑服务。

  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同本市电子支付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第三方信用企业等开展合作。发展新型电子商务业务,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业务试点。

  推进社保卡一卡通

  “一卡多用

  全面提升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推进社保卡、市政交通一卡通实现“一卡多用”。加快启动服务全市、辐射全国的教育云、健康云和智慧旅游工程。到2015年完成1500个智慧社区建设。加快物联网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实现智能环境监测。政企合作建设交通云,大力推广快乐出行、绿色出行,推进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停车管理、出租车、自行车等综合交通实时信息应用。

  规划大数据

  发展战略

  制定全市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鼓励和引导更多公共机构、企业参与北京市政府数据资源网等社会化公共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创造数据资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加快制定本市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和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市、区县政府及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快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法人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基础数据库在全市应用。合理规划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电子政务云。

  加强信息消费个人隐私保护

  高水平构建健康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加强与信息消费有关的个人隐私保护、产品质量和价格管理,创造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推进电子发票应用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强化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提升本市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广新型信任技术,支持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可信网站、可信应用、可信电商的评估和认定。开展信息消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消费类电子等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信息消费领域的网络交易行为监管、网络销售产品及服务质量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等纳入各相关单位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孙颖 X133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