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策”促农民上岗密云试点 每人每月享2500元岗位补贴

27.09.2017  23:45

9月27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面向密云区高岭镇农村劳动力,率先启动了城市服务类岗位安置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试点工作。图为招聘会现场。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面向密云区高岭镇农村劳动力,率先启动了城市服务类岗位安置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试点工作,与海淀区、密云区人力社保局共同组织了海淀区环卫中心,拿出了50个岗位送到农村劳动力家门口现场面试,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将开展专业培训,帮助他们尽快上岗。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近三年来,北京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方面,在京津冀一体化、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环境下,北京较多产业疏解出去,一部分职工随迁了,但大部分职工留下来了,岗位没有了,特别是较多使用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北京加大生态涵养地区的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但对于水源保护地区的产业带来较多影响和限制,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无业可就,生活来源上出现了问题。 

  为此,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城市服务类岗位安置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试点政策,从“两区”、“三岗”着手,也就是说,将农民增收压力较大、增收缓慢的密云和延庆两个区作为试点区,从多个城市服务类岗位中遴选出了公交乘务管理、轨道交通安检、环卫作业三类岗位,安排从试点区招用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负责人指出,开展好试点工作,要做好“九个字”:“转得出,留得住,成建制”。 

  “转得出”就是要让岗位有吸引力,试点政策就是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具体措施;“留得住”就是要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比如交通不便、住宿及吃饭等问题;“成建制”就是要通过相对集中的形式,鼓励引导社会优质服务机构,从中牵线搭桥,把农民组织起来,向用人单位推送,确保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地区可以长期稳定地向安置单位输送劳动力。 

  负责人表示,密云、延庆两个区的地理位置不同,农村劳动力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情况,在不同的乡镇采取符合当地农村地区劳动力需求的措施和办法,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通过试点,创造出可以复制的经验做法,向全市推广“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