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纱灯 传承遇难题
村民正在悬挂纱灯,准备过一个实实在在的“灯节”。冯晓磊 摄
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每逢元宵佳节,京郊一些村子都挂起灯笼,点亮夜空来庆祝节日。然而,大兴区安定镇沙河村挂起的灯却不同于别处。村里挂起的灯笼不是平日所见的红色圆灯笼,而是传承100多年的方形纱灯。每年村里举办纱灯展会,观纱灯也成为远近村民一道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
“元宵节,赏纱灯,到沙河。”昨天一大早,沙河村纱灯会传承人72岁的李振华便来到村委会工作间,整理、安装纱灯,并通知村里的其他手艺人为下午悬挂纱灯做准备。临街的村民们,都忙着在自家房门上栓一根绳,准备迎接纱灯的“莅临”,希望美丽的纱灯能给家里带来新一年的好运。
沙河村制作悬挂纱灯展会,起源于清代光绪二年,为庆贺重修村中寺庙而设。“每年春节、元宵节,村里都要悬挂纱灯,我爷爷就是光绪年间的主要制灯人,当时许多村民都会做纱灯。” 工作间里,82岁的村民刘志诚,展示自己收藏的一对老纱灯和数十幅纱绢,流传百年仍完好无损,上面绘画的轮廓依旧清晰。儿时的他,每年除夕夜和元宵夜,都要打着小纱灯挨家挨户点纱灯、拜大年、要糖吃,图个吉利。
“比起现在的红灯笼,纱灯清澈透亮,而且耐储存。”传承人李振华介绍说,剔墨纱灯共有20多道工序。画匠先在绢面上用铅笔勾画图画轮廓,涂上胶汁晾干后,再勾墨着色绘画,并将画外空白绢面用墨汁剔出。灯笼骨架则选材自白松,由村里老木匠经过锯、刨、刻、上漆等工序雕刻而成,再将纱绢粘在四方形的骨架上,才算完成一盏灯。
为了村里每年元宵节的纱灯展会,老手艺人们都要用一年时间,精心制作一批新纱灯。“可别小看这纱灯,我一个人利用一年的业余时间,才能做出来6盏。”李振华说,今年悬挂的这50多盏纱灯,是村里七八位老手艺人用6年多时间制作出来的。纱灯上画的是《二十四孝》和《三国演义》图画。如今“二十四孝”纱灯已经制作完成,“三国演义”纱灯已制作到第五十四回。
如何保留这门手艺,成为李振华心里的愁事。“现在村里的手艺人,多是70岁以上的老人,去年去世了一位。”李振华说,去年开始,村里着手将纱灯制作工艺申请为大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沙河村纱灯多半是这几位老人凭着儿时记忆制作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和民俗,可不能只传到我这里。”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