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肉被曝假新闻 疑似旧新闻嫁接
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僵尸肉被曝假新闻,疑似旧新闻嫁接,而新华网的权威性从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6月底到现在,“封存了三四十年的肉”拿出来重新卖,如此疑点重重的有关“僵尸肉”的报道一直在刷屏,百度搜索页面达到24800000个。为何谎言重复一万遍就能变成真理呢?笔者以为,这起假新闻的炒作背后或许存在一个精致的策划链条,或是一次新闻媒体在新闻“真实性”上的集体失守。毫无疑问,新华网的权威性从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记者调查来看,炒作缘起一则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价值何在?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深度调查、客观真实、独立权威。该报道为了吸引眼球,居然将两年前的一则漏洞百出的“旧闻”移花接木拉伸到今年,后续报道又将一个“窝点”演绎成海关全面查获,将凤爪外延到猪肉、牛肉等所有走私肉,再将数量臆想为“今年海关查获的42万吨当中的一部分”,再补充一个所谓“战时储备肉”的解释。
“僵尸肉”的报道从开始炒作到网上泛滥,居然始终没人公开质疑。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层面的信息不对称,专家的集体沉默,更凸显了媒体“实事求是、独立调查”意识的欠缺,以及“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山寨心理膨胀,甚至于为了搏眼球而完全不顾社会责任,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作为国家权威媒体的新华网自摆乌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食品安全资深记者“你难道没起点疑心?”的质问洞穿人心,“美国人不吃凤爪”的事实让“越战时的美国储备肉”的谎言立马现了原形。同时让人们更加怀疑的是,越战时期的防空洞恐怕很多都不复存在了,“备战肉”居然还在,这得需要怎样高超的决策头脑,又得需要多么先进的冷藏技术,才能保证这些“僵尸肉”历经半个世纪之久依然“容颜不老”,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变成“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呢?这种远超“木乃伊”封存的高昂技术成本,又岂能通过走私市场来收回呢?
假到真时真亦假。“僵尸肉”的炒作催生了“僵尸媒体”,同样也暴露了“僵尸监管”,专业分析不难发现,“引证的模棱两可”恰恰反映了把关不严,海量转载更是凸显了媒体惯于复制粘贴、疏于独立调查,媒体监管部门则成了“稻草人”。
剧情的翻转或许可以让公众放心吃肉了,可这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媒体业态、舆论生态已经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了。
免责声明:僵尸肉被曝假新闻 疑似旧新闻嫁接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