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 我服务你健康 北京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介绍
20.07.2017 00:43
本文来源: 卫生局
一、加强顶层设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主要落实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完善体系建设,我市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养。2006-2016年全市社区卫生基本设施设备配备经费投入31亿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大幅度改善。截至2016年底,全市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1950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615家。农村地区设立村卫生室2745家。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覆盖。全市社区卫生从业人员35105人,相比2009年增长28.2%。为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实施“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印发了《北京市“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北京市“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暂行办法》,将人才培养实现了机制化、规范化。
二、强化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
北京市为辖区常驻居民免费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在北京的全面落地,各项工作成效逐步凸显。
一是全市健康档案服务管理稳步推进。截至2016年底,为全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共计1754.54万份,其中电子健康档案1713.89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8.9%。
二是预防接种服务成效显著。预防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截至目前北京市连续32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连续20年无白喉病例,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等疾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三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全面实施。为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16年底,社区管理慢性病患者达327.89万人,培养家庭保健员2万多名;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7.49%,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8.90%,老年健康管理率持续保持在66%以上;为肺结核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随访等服务,提高规范管理和规律服药的依从性。
四是健康教育服务不断提升。构建市-区-基层医疗机构自上而下的三级健康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与普及性健康教育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使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
五是中医药健康管理规范实施。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医药保健指导;通过对家长进行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生活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三、注重效果,不断创新,扩大服务内容
在注重常规工作开展的同时,北京市还从健康管理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多个项目上结合北京实际工作情况,创新推出更加优质、优化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深化和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以预约就诊以及将健康管理融入诊疗服务全过程为主要理念的服务模式,打造“专全团队”签约服务团队,规模扩大、人员构成多样化。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762个,组成人员共计17053人。全市累计签约384.16万户、771.11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35.49%。在签约人员中,慢性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0-6岁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等重点人群占50.62%。
二是加强孕产妇全程动态管理,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高危孕妇的初筛和规范转诊随访,明确高危孕产妇分级分类标准,使高危孕妇尽早纳入孕产妇保健管理系统。
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一类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补偿工作的基础上,于2015年建立了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全程引入商业保险的服务机制,推进我市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补偿试行商业保险保障补偿工作的全面实施。
四是与市综治、公安、民政、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看护管理补贴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并于2016年全面启动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补贴工作已初见成效。
尽管我们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应该说距离百姓的要求和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各项工作还需要扎实地推进。在此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北京的卫生健康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有决心和信心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让百姓切实受益,有更多的获得感。为实现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源: 卫生局
20.07.2017 00:43
积极应对分级诊疗挑战 努力提升基层政策执行力
本市基层卫生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卫生局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