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国际跑道”向世界一流冲刺

21.12.2015  18:15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谈创新之道

来源:文汇报 2015-12-20 樊丽萍

  身为一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的心里始终有一根“跑道”:刚开始做研究,你跟着别人跑,后来差距缩小了,随着科研上渐有起色,再加上一点运气,你有机会和对手并跑、然后超越对手,最后成为领跑者。

  “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妙。”薛其坤坦言,这就是从事科学活动让他觉得兴奋、带劲儿的地方。而对一所朝着世界一流目标冲刺的国内名校而言,清华要真正成为世界名校群落中的领跑者,创造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跑法”更讲究。出席在上海举行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时,薛其坤出其不意,谈的不是“跑道”上的激烈竞争,而是深度合作——与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知名跨国公司的深度合作,正在给清华带来国际影响力。

国际合作,给清华带来很多新尝试

  薛其坤用一组数字展现了清华在国际科研合作领域的全景: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110家建立了合作关系;50%的研究项目与世界500强公司有关;与超过200多家跨国企业有合作关系,这些企业遍布37个国家;与32个国家的逾20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

  有资料显示,2014年,清华来自国际合作的研究经费就突破2亿元人民币。

  薛其坤说,和全球一流高校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直接提升清华在科研教学领域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以今年为例,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合作创建全球创新学院,这个在美国西雅图启动的项目,是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据悉,全球创新学院由微软公司出资40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在薛其坤看来,开办这个学院的更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和知名高校、企业合作,清华有机会领衔跨专业融合及创新领域的全方位教学和研究以及人才培养,邀请到全球大学和企业的优秀学者、研发人员参与,搭建具有多元文化优势的开放性教育和科研平台,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科研创新人才。而这所有的创新尝试还揭示了一点:在全球化时代,世界高等教育呈现出各类资源融合办学的新趋势。

大学功能,需有全新思考和理解

  大学“向外”积极寻求合作,一方面是全球化时代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力量有限。对于后者,薛其坤看得尤为真切。“包括清华在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公共财政得到的扶持和自身的条件总是有限的。大学要从事科技创新,开启更多有高研究价值的探索,向外寻求资源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要推动、促进一些应用型项目的研发工作,比起在校内争取捉襟见肘的科研经费,和地方政府以及一些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成效可能更为显著。

  “在传统的观念中,学校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是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象牙塔。所以现在一谈到校企合作从事共性技术研发,包括明确让科研人员通过成果转化获得较高的收益,或多或少还会激起一些观点和理念上的争议。”薛其坤说得直接,这些争议之所以产生,背后的根源恐怕是不少人对于大学功能的“理解”已经落后于大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大学的功能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过去,大学是知识产生和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现在,对大学通过知识产生直接服务社会的要求却在提升,对有些大学,这种功能可能变得很重要。”

  薛其坤坦率地说,高校与企业的高效合作,目前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毕竟两者的核心功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产学研合作时,如何对相关方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都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很多研究项目前期合作得好好的,到后面眼见成果转化快要成功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利益等方面的矛盾,一言不合,一方退出,使合作无疾而终。”

  即便如此,薛其坤坚持认为,探索高校和企业的深度产学研融合,无论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还是对于高校自身,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假设一名高校教授在教研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他的科研成果到了相对成熟、可以转化的阶段,如果不通过机制保障使成果转化,那就是浪费。如果能允许他们暂时脱离教研岗位,让他们专心于成果转化,教研岗位就可以让给新人,大学也可借此实现新陈代谢、盘活内部资源;他日,完成成果转化的教授有意回归大学,此时的他无疑拥有了更多来自企业实践的经验,再来反哺教学和科研,受益的还是大学。”这不失是一条创新之路。

  相形之下,还有一些大学则希望教师两不误,最好同时进行科研和创业。薛其坤对此态度鲜明:“这不值得鼓励。”

编辑:苑苑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