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十三五”信息化规划部署会 五方面着手规划 师生员工满意是关键
6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部署会在明德楼第一会议室召开。陈雨露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查显友副校长主持。
陈雨露校长强调,要把信息化建设规划放在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地位,顺应当前国家信息化发展大趋势,把握好国家相关政策,立足学校实际,畅通沟通渠道,抢夺发展先机,切实做好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
陈雨露校长指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整个大学管理系统由纸面化、手写化到电脑化、电子化;第二阶段是“+互联网”,各部门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初步沟通;现在处于第三阶段“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实现“互联网+人民大学”,必须作出整体思考、规划、建设,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校园治理。
陈雨露校长表示,信息化建设规划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立足大学基本需求,完善教学基础平台建设,简化审批程序,推动教学资源共享;二是要和学校综合改革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建设为综合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要体现人民大学特色,加强校园网络的人文关怀;四是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建设经验,努力做到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同时要保证实施的可操作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将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过程中;五是必须注重建设性。
陈雨露校长强调,师生员工体验的满意度是评价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必须以师生利益为导向进行规划和建设。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规划小组、研发小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二是要做好人、财、物投入,机动灵活配备人员,实现资金、资源的高效利用。
查显友副校长指出,信息化建设规划作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应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为学校的一系列教学科研改革举措提供有效保障,还是加强科学决策、校园管理,均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希望各相关单位、部门会后深入研讨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具体思路,着手进行战略部署,推动信息化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郑水泉表示,为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必须充分调研和沟通,借鉴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经验,善于发现教学、科研中的问题,注重师生用户体验,提升广大师生满意度。
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沈晓春汇报了学校“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成就、现状及下一步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处处长王轶、教务处处长龙永红、科研处处长刘元春、学生处处长宋大我分别结合本部门工作提出了“十三五”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重要节点和主要任务。理工学科建设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处、财务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校友工作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结合各自工作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