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怎样保护好“绿水青山”经营好“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准确生动,触动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让人们看准绿色发展方向,看到美丽中国愿景。可是,怎样才能保护好“绿水青山”?怎样才能经营好“金山银山”?
日前在广东省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他们认为,森林培育肩负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等多重使命,必须为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作贡献。专家学者经过会上会后的反复酝酿,最终形成《森林培育广州共识》。
护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相辅相成。怎样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最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结合瑞士、奥地利、捷克考察和中国实践提出,森林的科学抚育经营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如果保护和经营得当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中欧三国的生态环境是全球的典范,但其几乎所有的森林都在以择伐方式利用,实现了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最大限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东北森林在前40年无节制无序地过度采伐是巨大的历史教训;西南林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开发未考虑高山峡谷地貌及大江大河上游的区域特点,也带来了灾难性问题。因此,必须开展天然林保护。但是保护后的大面积天然林是否应该采取以促进林木生长和森林健康为目的的抚育间伐值得再思考。天然林保护工程拯救了东北国有林区免于“崩溃”,但实际运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终于走到了全部停止商业性采伐这一步,这是被迫无奈。绿色发展理念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木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可再生资源,收获木材完全可以用不损害自然生态的方式来实现,还可以利用森林为人民提供休闲、保健、旅游、观赏的场所。可以合理发展林下经济和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在森林生态系统能较快自然恢复的弹性空间内,合理培育和生产木材,尤其是珍贵用材。这样就可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现在,我国林业总体上处于森林资源遭受了较严重损伤而需要休养生息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可以采取严加保护、限制利用的过渡措施。但在我们的长期视野中应当看到恢复发展森林资源,全面发挥其多重服务功能的前景。
森林经营肩负多重使命
森林经营肩负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等多重使命。我国的森林经营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辱使命?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副理事长王祝雄认为,全面科学推进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最为关键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解决好以下几个认识问题:森林只有通过经营才能实现功能效益最大化;森林经营必须因地制宜、因林施策;抚育间伐是科学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森林抚育经营是财富增长的有效投入;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与抚育经营可以相得益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造林分会理事长张守攻说,多功能森林培育就是在维持森林整体功能可持续的前提下,实现主要目标效益最大化,涉及生长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平衡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从生长效益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如良种、肥沃林地、集约化培育等,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在操作过程中,考虑立地控制、密度控制、遗传控制和养分控制等问题。从经济效益看,要在制定林分经营方案时尽可能使各种影响因素在经营的全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维护森林整体功能的可持续,要特别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能力和健康活力的维持、水土资源的保持和维护、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等。不同的培育方式分别对应了不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改变,而责任主体为提高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投入和贡献又不可能通过市场得到回报,因此,如何协调好不同形式的价值转移与利益回报的对应关系,是多功能森林培育的重要内涵。
不能将桉树等人工林树种“妖魔化”
人工林在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中功不可没。怎样让人们正确认识人工林?怎样经营人工林才能让人们得到三大实惠?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吉跃感悟很深。森林究竟是增加蓄水还是耗水?李吉跃说,我国在进行人工林营造过程中应考虑造林地水分承载力,造林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干旱加剧。即使在降雨丰富的地区仍然面临季节性干旱。在土壤水分承载力的基础上,维持人工林的最大生产力,发挥人工林的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我们培育人工林需优先考虑的因素。不能将桉树等人工林树种“妖魔化”,认为其是“抽水机”“抽肥机”。研究表明,桉树并不比速生乡土树种耗水多。桉树是水分利用效率特别高的树种,其用单位体积的水分可以生产更多的生物量,是我国南方适生立地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在缓解我国木材安全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王迪海代表赵忠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我国黄土高原森林经营面临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随着林木的生长,密度效应导致林木间竞争激烈,人工抚育管理措施跟不上。现有中幼龄林整体上呈“过密、过纯”“低产、低质、低效”的状况,有53.2%的林分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林分结构和质量问题严重。研究团队认为,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应尽快由造林向森林经营、由“重量轻质”向“量质并重”转变,加强人工林生态学基础研究,开展人工林最佳林分结构调整,合理经营密度控制等经营方面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推进人工林健康经营。
木材储备关乎国家木材安全
木材是可再生绿色资源。如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面临的压力日益沉重。世界各国纷纷将木材储备作为国家战略,我国木材储备怎么办?
专家们认为,东北林区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对保障我国未来木材供给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加强建设。不能对该区域森林不顾林分类型及特征一味保护,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森林质量及功能,有可能还会强化逆行演替。应加强东北地区基地建设力度,加大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的培育强度,以有效抚育为技术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生产力,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华南地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应在重视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同时,加强大径珍贵树种的培育工作。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马履一说,森林抚育经营对提高森林生产力、强化人工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意义重大。
◆延伸阅读
森林培育广州共识
2015年12月4日-7日,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在广州召开了以“森林培育与木材资源安全”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并经过会上会后的反复酝酿,最终形成《森林培育广州共识》––
一、木材是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的绿色材料,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国木材需求的80%以上必须依靠中国森林的高效培育来满足。森林高效培育是保障中国木材资源安全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要求,是林业管理部门及森林培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树立森林科学抚育经营的绿色发展理念,协调森林“保护”和“利用”关系,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辩证关系,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三、应大力发展杨树、桉树、泡桐、落叶松、杉木、松树、云杉等已经证明成功的主要用材树种,覆盖所有适生区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将基地纳入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完备的林道、水养管理等配套设施,以保障我国木材产量和质量。
四、加强我国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如楠木、樟树、柚木、降香黄檀、栎类、楸树、椿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的培育,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理念,采用近自然林业理论培育林木,延长培育周期,培育珍贵大径材,造福子孙后代。
五、加强非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特别是天然次生林)的科学抚育经营,促进天然林的生长,维护天然林的健康,提高天然林质量,逐步恢复和重建我国各区域顶极森林群落。
六、高效森林培育应注重林分主导功能的发挥,同时,兼顾其生态保护、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休闲游憩等多功能的发挥,避免在营林实践中强调单一功能。
七、以主要造林树种为对象,在全国分区域系统建立森林培育长期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森林培育措施效果的长期监测,促进森林培育技术的提升。通过五十年到百年的持续监测工作,建立起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森林培育技术体系。(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