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保护优先 生态理念深植碧水丹山

19.04.2017  18:49
  春寒料峭,雪后的武夷山空气里带着湿润的凉意,四季不歇的溪水闪烁着粼粼波光。山路两旁,早开的花树夹道怒放,拱起雪白的穹顶,及膝高的母猴背着小猴蹲在树杈上,好奇地望着来往车辆。
  有着“碧水丹山”美誉的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堪称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同时也是世界23处、我国仅有的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
  2016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指出选取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间过渡地带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于理顺管理体制,增强保护地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保护好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好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契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积极推动武夷山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已批复建立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今年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将着力形成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方式的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模式。
   改革创新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总面积为982.59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涉及4个县(市、区)、5个乡镇、25个行政村、3万多人口,试点区域的主要管理机构涉及地方政府与林业、住建、农业、水利、文化等部门,点多面广、情况极为复杂。除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一些部门还在该区域批准建立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保护区域,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产生交叉重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种针对不同资源要素的管理方式逐渐显露弊端,尤其是不同部门的分管使得生态系统被人为碎片化,导致生态系统孤岛化现象严重。“国家公园试点区存在区域广、人口多、管理散的问题。虽然各部门都摸索出了不少经验,可谓颗颗都是珍珠,但想把珍珠串好,必须解决体制机制碎片化的问题,需要各部门间的磨合。”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筹备组成员林贵民表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是块硬骨头,如果啃好了,就能对其他试点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据林贵民介绍,今年3月13日,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按照统一管理机构,实现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的原则,下发了《关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主要职责和机构编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保护管理机构整合为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作为省一级财政预算单位。福建省将加速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挂牌运作。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正处级机构,下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和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并加挂福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牌子。“我们将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的自然、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管理、规划与管控工作。同时,受委托对国家公园内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保护、管理和运营,行使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依法实行更严格的保护。”林贵民说。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将牵头建立与南平市及武夷山、邵武、建阳、光泽4个县(市、区)的工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林贵民告诉记者,地方政府仍然行使辖区内(包括国家公园)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等职责。
  其实,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提出了试点目标——试点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归属更加明确,统筹保护和利用取得重要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
  为建立规范高效的财政管理体制,今年1月5日,福建省省长于国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财政体制方案》,标志着武夷山国家公园自今年起成为福建省政府本级的一级预算单位。“管理体制机制的理顺,将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力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健康发展。”林贵民感慨道。
   保护升级
  维护独特生态系统
  山路盘旋蜿蜒,一泓碧水却始终映在眼前,沿九曲溪溯流而上,通过被誉为保护区“第一哨”的皮坑哨卡,记者一行正式踏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竞相追逐的鸟雀和攀爬林间的猴群随处可见,草木种类繁多,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缀在锦缎般的浓绿上。
  建立于1979年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闽江上游主要溪流的发源地,森林覆盖率为96.3%,同时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原生性植被群落。
  “保护区的主峰黄岗山海拔约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更是闽赣两省的界山。”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佑生说,“福建省武夷山保护区与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联保机制,黄岗山是我们的纽带,但将我们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是对森林和环境共同的热爱。”
  杨佑生表示,根据保护对象状况、生态保护和居民生产需要,《实施方案》将试点区划分为特别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都已被纳入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的特别保护区内,将不再对科考人员外的对象开放。我们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为这里的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杨佑生告诉记者,保护区将依照《实施方案》,在2016年~2020年期间,建立无人机巡护监护系统,并新建大安源、溪源两个保护站,同时对已有设备、管理所、保护站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更好地追踪和保护野生动物及珍稀植物。
  “早在2009年6月,保护区就已停止大众旅游,不再销售门票,转而开展以参观考察、夏令营、教学实习为主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杨佑生说,“随之而来的是,保护区回归了‘本色’,因为游人而迁徙进武夷山核心区深处的动物们又渐渐回来了。”
  “这里保留着许多精美的标本,也记载着很多回忆。”在武夷山自然博物馆,保护区科研宣教科副主任科员徐自坤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动物们不同的习性。“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表现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区内定名的野生生物就有近10,760种,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在极为多样的植被中,有近1000亩集中连片的南方铁杉极为珍贵,说举世无双也不为过。”徐自坤的脸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武夷山正山小种的名号出现于明朝,特指保护区桐木村及周边地区出产的红茶,自2005年起声名鹊起的金骏眉,也发源于此。在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看来,“茶业种植和保护环境二者间并不冲突,国家公园建立后,茶产业、茶文化将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认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的区别就在于,国家公园兼顾了保护和利用,人如果分布在合适的位置,其生产生活方式也注重与保护目标的和谐,未必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武夷山的情况十分复杂,在居民、产业和环境三者之间找准平衡点,将十分有利于探索和开创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模式。”
   林木收储
  实现生态生财共赢
  针对福建集体林地占比高的问题,《实施方案》要求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逐步降低集体土地占比或通过租赁等方式实现集体土地用途管制。2017年年底,实现试点区国有土地比例由当前的28.74%提高到29.41%,集体土地比例由当前的71.26%降低到70.59%。
  “瞧,这就是整改后的生态茶园及部分赎买回的生态林。”站在武夷山星村镇曹墩村村口石桥旁,武夷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金润指着对面山坡上被葱郁树木围绕的茶园对记者说,市政府一直在引导茶园向高标准、生态化的方向进行改造。为配合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与国家公园筹备组对接,推进商品林赎买、茶山整治、生态修复,努力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武夷山市林业局局长杨立忠介绍,自2001年起,武夷山市林业局就不再审批天然林采伐项目,2013年开始全市禁止开垦新的茶山,2015年开始在星村镇开展重点区位商品林收储试点工作。武夷山市共有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10.8万亩,其中,九曲溪流域人工商品林有6.6万亩。经过努力,成功实现了对九曲溪流域人工商品林购买面积7756亩、生态补助4607亩、租赁350亩,发放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资金2783万元。
  在曹墩村茶农彭长毅家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这里走访的星村镇党委书记郑颖培。他告诉记者,2016年,青山赎买项目开展后,星村镇成功收购了2752亩优质县级生态林,在村民中反响很好,更是起到了带动作用。他坦言:“近几年,我们陆续发现了一些违规开垦的茶山,对此我们坚决拔除茶苗并补种树木,尽可能地恢复林地。截至目前,星村镇已拔除茶苗近6000亩,并将茶园面积控制在5.96万亩内。”
  “武夷山好比泡在茶水中的山城,我们也在打造茶旅融合项目,帮助镇里的居民打开产业发展新思路,跳出茶和林两个固有命题,支持星村镇的发展与建设。”郑颖培说。
  彭长毅告诉记者,水土流失同样会降低茶的品质。目前在武夷山市政府的推动下,他家里近50亩的茶园已经改造成了生态茶园,平均每亩都种着30株~40株的树木,发挥水土防护和生态保护功能。“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武夷山有约700.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为集体土地,分山到户,分田到人,因此,新一轮的土地确权势在必行。”武夷山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武夷山国家公园筹备组成员陈鹏飞告诉记者,“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今年全面完成试点区域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
   先行先试
  生态移民成效显现
  自古以来,武夷山人就以茶为天,家家有茶园,户户都产茶,随着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发展与保护间矛盾渐生。原来位于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星村镇有15个行政村、2.6万多居民、5.96万亩茶山,70%的人以茶为生。清代以来,茶商云集,为武夷岩茶集散地,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说。
  随着试点的推进,试点区人口管控问题日益显现,面对故土难离的老百姓,当地政府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人走茶留。
  兴田镇镇长陈峰告诉记者,南源岭村安置小区二期正在进行,已经完成了30亩土地的征用,世遗保护搬迁至今,如今留在景区的居民已经不多,而迁出居民们也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过上了新的生活。目前仍居住在公园中的居民对搬迁也不再抵触。“水滴石穿。经过这么多年,搬迁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
  记者了解到,兴田镇南源岭村的居民,基本都是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搬迁出来的,现今发展起了旅游产业,村里几乎家家都开了客栈。走在南源岭村“漫游小镇”的街道上,道旁都是整齐美观的二层小楼,挂着或古朴或新潮的招牌,透过落地窗,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楼接待处内优雅温馨的布置。
  林家茶邸的主人梁晓梅告诉记者,她们家在5年前从公园搬迁出来,落户南源岭村,做起了客栈生意,旺季时,经常提前近一个月房间就都订满了。
  陈峰表示,2016年,南源岭村的民宿接待了近18.7万人,创造了24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仅在“十一”黄金周,就接待了1.5万人,收入近400万元。
  居民的搬迁,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武夷山东方书院展示的一系列照片清晰地传递出,自武夷山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来,武夷山的环境保护一直在进行着,茶变成树,树蔓延成林,最终成就如今的满目翠色。“这是因为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各项保护环境的政策和补助都可以落实到位。也是因为武夷山人依山傍水而居,懂保护也愿意保护。”武夷山民航站党委副书记、武夷山国家公园筹备组成员李祥仁说。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很多国家公园试点区内有大量居民居住,完全依靠中央财政补贴未必现实。“将来维持国家公园保护和运营的资金,可以是中央财政出一部分,地方通过绿色发展模式挣一些,再通过公益的渠道募集一部分,即财政渠道、市场渠道、社会渠道并举。”苏杨认为,国家公园体制要通过空间整合和体制整合,加强统筹保护,从而带动当地实现绿色发展并使国民以多种方式分享国家公园资源,真正体现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
  如果说朱子是武夷山文化的灵魂,茶香便是武夷山文化的味道。武夷学院文学院教授张品端、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委主任周洪舰对记者表示,渗透在自然中的文化保护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武夷岩茶(大红袍)非物质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认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修复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传承传统技艺大有裨益。
  记者从武夷山国家公园筹备组了解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已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今年我们还将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建立以财政支持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完成资源保护、监测与科研、旅游管理、特许经营等12项机制和制度的制定。”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武夷山国家公园筹备组成员崔春光表示。
  清澈的九曲溪水里,倒映着两岸青峰,阳光在光倒刺鲃的背脊上跳跃,耀出璀璨银光,毛竹和数种高大的阔叶林木混植在一起,当山风披雨而来,这静美之绿便将化身喧嚣的浪潮,林涛竹海合唱般相互应和,随风涌动。正如即将建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一般,不同的部门整合在一起,终将爆发出1+1>2乃至于>3的巨大力量,推动着国家公园事业蓬勃发展。(记者 李韶辉 实习记者 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