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发票又热销 暗补变明补

25.11.2014  18:12

 

 

  又到供暖季,供暖发票买卖再次成了各大论坛的热帖,虽然曾经专门经营供暖费发票的网店已经被查封,但是这个跟暖气一起热起来的年度“热点”却始终存在。

  年复一年,供暖发票为何还能这么有市场?

  供暖费补贴:暗补、明补并存

  事实上,目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供暖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能否享受供暖补贴,已经成为区分“体制内外”的一大标准。至于如何补贴,更是各个单位自己说了算。

  杨芳(国企员工,丈夫是事业单位员工):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买了十多年了,129平方米,集体供暖。我们单位不报销职工的供暖费,我老公单位虽然能报销供暖费,但标准限定是70平方米,剩下的供暖费用就自己负担。今年,我们单位终于开始发放供暖补助了,而且是直接补贴,不需要提供发票,直接打到工资卡里。现在还没发,听说也有一千多,这样子,我们每年的供暖费不仅不用自己掏,还能“”上几十块钱呢。

  吴妍(事业单位职员,丈夫为部委公务员):我们在朝阳北边有一套不到60平方米的小房子,我们双方单位都可以报销供暖费,老公那边更方便一些,要的东西比较少,审核也不严,就一直在他单位报。

  买发票这事儿去年我听说过,不是没有动过心思,但当我研究起来,发现单位早有防范。我们单位规定已婚员工如果要在这儿报,必须出具配偶单位不给报销取暖费的证明。但老公那边已经拿发票报过一次了,不可能再给他开这种证明。单位有这个福利,自己却从来没享受着,想想觉得亏得慌。要是改成“明补”,直接给我们发一份补贴就好了。

  刘姗(事业单位职员,丈夫为高校教师):我老公的单位现在实行供暖费“明补”政策,他去年入职,按目前级别是给报销45平方米的供暖费,按24元一平方米算,一千出头直接打到卡里,不需要交发票。我这边目前还是“暗补”,根据职称制定标准,拿发票过去报。但我现在是工程师,额度只有35平方米,我家建筑面积88平方米,相当于我只能从单位报回来一部分。今年我们两个的钱加起来,差不多有200元的“空缺”要自己掏钱补上。因为我们单位特别“”,米数上限太低,而且查得很严,需要看房产证比照门牌号,周围还没发现有去买发票的。

  刘媛媛(事业单位员工):我们家是燃气自采暖的,每年报销都很麻烦。先要到银行去买气,开一张购买燃气的发票,然后拿着房产证去物业开证明,以证实在这里居住以及房屋面积,再拿着这两样去热力公司开正式的供暖费发票,最后将发票交回单位。我都报了10年供暖费了,中间也没换过房,但这一套程序、单子哪个都不能少。年年都要跑三四个地方开票,交一样的东西,感觉真是很繁琐。

  大概两年前吧,传说天然气要涨价,大家都囤气,我也凑热闹又多买了1500立方米。此后年年为了报取暖费都买3000元钱的燃气,累积到今年冬天,我还没买气呢,表里还有2000多个字儿呢,就算不买也够用的。但如果不买的话,没有发票,单位那边的供暖费拿什么报呢?不报又觉得亏,我只能又买了。

  对我这种燃气自采暖的家庭来说,我每年11月初就开始供暖,一年1500个字也基本用不完。我希望能变成明补,把钱直接发下来,这样也有利于大家控制燃气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供暖费报销:买张发票钻个空子能蹭几千块

  刘媛媛抱怨的“麻烦”其实真是不能减少的程序。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正是因为有很多单位在报销供暖费时,为了减少麻烦,减少了很多审查程序和内容,才给了员工可钻的空子。

  昨天,记者咨询了多家能够报销供暖费的单位,多数单位都要求员工提交有自己名字的房产证、购房合同进行备案,然后每年报销的时候再提交和备案住址一致的供暖费发票和供暖明细表。但在报销比例、报销标准和审查程序上有不同的规定,供暖费发票的买卖,正是钻了和利用了这些不同规定间的空子。

  比如,在夫妻共有产权的房子供暖费报销问题上,有的单位是各报一半,有的单位则是全额报销,而且不需要开具对方单位是否报销的证明。这就存在着夫妻两人多购买一张供暖发票,分别在双方单位报销取暖费的问题。而对于自采暖用户来说,更是可以买两次燃气开两张发票,实现两次报销。还有的单位虽然登记了员工的房产信息,但是并没有坚持每年核查房产证的程序,如果员工出售了该房产,但并没有更改信息,也就存在着买发票报销并不存在的供暖费的可能。

  这种种可能就转化成了各个论坛上求购供暖发票的帖子。这些帖子均写明抬头需按要求开具,供暖费金额在两三千元左右,购买出价多在150至200元之间。相对于“求购”而言,转让供暖费发票的信息则少了很多,且颇为抢手。记者随机拨通“58同城”上一位转让者王小姐的电话,她转让的供暖费发票面额为1700至1800元,售价150元。“我这个已经转出去了,但可以帮你问问周围的朋友。”王小姐表示,发票的抬头可以按要求填写,但房屋地址无法填成购票者房产证上的地址。“供暖费好多都是物业公司代收,发票上就是写到哪个区哪条路。”听到记者迟疑,王小姐赶忙宽慰,“你放心吧,你们公司哪有那么闲呀,还挨个拿着房本核对地址。我们这都转让好几张了,没问题的。

  供暖补贴暗补变明补,

  11年前就在研究

  像刘媛媛和吴妍这样,盼着供暖费变成明补的员工有很多,而她们的盼望其实并不是空想。早在十几年前,供暖体制改革就已经启动。2003年7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等地区开展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北京也是供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当年就开始了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工作,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暗补”变“明补”。

  2005年的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大代表宋艳提交了“关于取暖费应实行直接补贴到个人的建议”。北京市市政管委当年透露,北京市7个远郊区县已完成热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城区初步完成了居民小区两个采暖季的热计量试点试验工作。2005年12月,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总结工作的时候介绍,北京市的10个郊区县,先后出台了采暖费“暗补变明补”的政策。

  但是, 到了2007年,仇保兴在年底总结工作的时候透露,北方采暖地区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建设兵团中,北京成为尚未全部完成采暖费补贴改革的5个省市之一。

  导致这个变化的原因,相关方面解释说,部分企业长期拖欠采暖费,市财政负担特困人员热费是直接给低保人员还是给热力集团,分户计量困难、热计量改造经费紧张等等,这些涉及诸多利益调整,最终导致改革一直没有在全市推广。

  最近几年,几乎每年年初,相关部门都会承诺尽快推动供暖费明补工作。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要推进供热计量收费改革,研究制定采暖费暗补变明补和困难群体采暖保障措施。同年11月15日,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迟迟未出台的供暖费“暗补变明补”政策,有望在第二年与居民热计量改革同步推行。

  2012年3月21日,北京市召开首都环境暨市政市容管理工作会,市政市容委负责人主任陈永介绍,当年要推进采暖费补贴逐步由“暗补”变“明补”。2013年4月,首都环境建设暨市政市容管理工作会上,陈永介绍,当年年内全市将完成65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也将同步实施1200万平方米热计量改造。采暖费暗补变明补,热计量改造用户率先实施,年内研究制定这部分用户的热费改革制度。2013年12月4日,陈永在接受人大代表关于部门预算及相关大额专项资金预算的专题审查提问时透露,2014年北京市将加快推进热费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热计量用户采暖费暗补改明补政策……

  这几乎是每年固定的表态都说明,暗补改明补的工作在艰难地一点点推进。不过, 奥运后、明年起、力争年内……每每谈及此事,都伴随“”、“有望”等字眼,给人的感觉就是下一个采暖季就要实行了。而时至今日,“明补”的单位仍未成为主流。

  北京何时能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供暖费明补?我们还需要等待……

  【解词】

  供暖费暗补

  居民拿着供暖费报销单到各自单位按照单位制定的标准报销供暖费。

  供暖费明补

  单位按照各自制定的补偿标准将员工的供暖费直接打入工资收入中,不需要职工提供供暖费发票。

  【提醒】

  买或卖供暖发票 都违法

  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的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中规定,倒卖发票、代开发票、购买发票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律师介绍,供暖发票的买卖过程中,开具发票的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个人,其行为涉嫌虚开普通发票罪;而如果是倒卖发票,那么发票经营者涉嫌了非法经营罪; 最后,购买供暖发票的人,从民事角度看,他们涉嫌欺诈单位;如果发票面值超过一定额度,则涉嫌诈骗罪,因为其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财产归己所有,自然也将面临着刑事处罚。

  主笔:周明杰 魏婧

  插图:宋溪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
《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根据市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策体系的完善需要,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