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报告14例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

28.06.2018  04:09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截至6月25日,北京报告14例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27日表示,目前,北京市已进入蚊密度高峰期,蚊媒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今后一段时期还将开展全市统一灭蚊活动。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北京蚊媒传染病以外来输入性病例为主,先后出现过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和裂谷热等外来输入性病例。蚊密度季节变化明显,每年4月底至5月初,越冬蚊开始复苏,蚊密度逐渐上升,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在蚊种构成比例中由2013年3.50%上升至2017年14.02%,蚊密度不断增加。 

  27日,记者了解到,为有效降低生活环境蚊虫密度,不发生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今年启动了“健康北京灭蚊行动”,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全市统一灭蚊活动。 

  监测数据显示,通过一周的集中灭蚊活动,目前北京市蚊虫孳生地减少23.5%;成蚊密度下降53.5%,其中居民区下降59.3%。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北京蚊虫孳生地尚未得到全面治理,特别是缺乏有效管理的大型沟渠、地下室、下水道、防空洞等场所蚊虫孳生依然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卫生部门通报,截至6月25日,新加坡、泰国等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中国有多个省份有登革热病例的报告;北京已报告14例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市与疫情发生国家存在持续的人员往来,蚊媒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 

  “目前,北京市已进入蚊密度高峰期。”负责人称,北京还将开展全市统一灭蚊活动,动员民众清除室内外蚊虫孳生地。同时,提示居民外出做好防蚊措施,出国旅行的居民要随时关注旅行地蚊媒传染病疫情。(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