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大气、气溶胶、边界层与云相互作用”研讨会暨“华北地空联合试验”观摩交流会在邢台举行

02.06.2016  05:31

  2016年5月28日至29日,“大气、气溶胶、边界层与云相互作用”研讨会暨“华北地空联合试验”观摩交流会在河北邢台举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中国气象局丁一汇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气科学处处长张朝林,河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善允,邢台市副市长邱文双,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副主任李柏、处长张雪芬,国家人影指挥中心副主任周毓荃,河北省气象局副局长彭军,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科技处处长娄安如,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朱彤,兰州大学大气学院院长黄建平,以及多所大学的教授,科学院以及中国气象局等多个院所的研究员、学生,课题组科研骨干成员等一百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本项目首席科学家、本次试验项目总负责人李占清教授主持。

  在邢台市皇寺气象观测站,与会人员一同观摩了外场试验,听取了试验人员对50多种各类观测仪器功能的讲解和对现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相交换了意见。两位院士对本次大型综合试验的重要性、创新性以及对我国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研究的可能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宋善允局长赞扬了本次试验对河北地方的气象预报、环境预报和气候服务等业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表示全力支持本次试验工作。期间,参加本试验的两架飞机先后飞抵试验基地上空做大气、气溶胶和云等参数的垂直廓线观测。














    在研讨会上,李占清教授介绍了云-气溶胶相互作用项目和本次试验的综述。他提出:气溶胶是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重要因素。空气污染和全球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面临的相关问题尤其突出。为了深入了解气溶胶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我们在河北省全境开展飞机观测实验,在邢台地面站开展地面观测,并对观测得到的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以此提出应对极端天气和全球变化问题的举措。
 

    此外,河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对河北气象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与会代表分别围绕试验的进展、飞机观测情况、气溶胶光学与辐射特性、气体与气溶胶化学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并对本次观测试验进行了回顾与展望,针对观测与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试验讨论和项目讨论,旨在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

  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从事气溶胶、空气污染等研究的国内外学者提供了成果交流的平台,对促进我国气溶胶领域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观测试验是由李占清教授主持的科技部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云-气溶胶气候效应的观测与模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气复合污染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研究项目《气溶胶与边界层相互作用及其对近地面大气污染浓度的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4月至6月,该项目团队将在河北省持续开展一系列大型、强化科学试验。

  这些试验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负责。其中,北师大参加试验的人数最多,贡献的仪器数量最大,大部分为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包括多个自行研发的仪器。




(党委宣传部 作者:赵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