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做菜

29.07.2015  22:48

  文人嘴馋,可能跟形象思维发达有关。当他们不满于画饼充饥时,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研究菜谱。这些菜式和他们的作品一起流传下来,孰优孰劣,还真难说。没听过《赤壁赋》的有,没听过东坡肉的还真少。

  东坡肉不同于唐僧肉,东坡信佛却不舍身。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其实就是炖肉,现在大饭店的大厨,比东坡讲究得多。先是调料:姜丝、绍酒、葱结、生抽、老抽、蚝油、白糖等,然后是器材和程序:焯水用铁锅,慢炖用砂锅,最后是蒸笼,但还叫东坡肉,冠名权不能剥夺,可见原创之重要。

  历来文人喜当厨。袁枚开《随园食单》,李渔弄《闲情偶寄》,倪云林比较萌,书名《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饭店经理。金圣叹临刑前念念不忘“花生米和豆腐干相佐,能吃出火腿的味道”,可见平时也喜欢琢磨点吃的。

  当代文人中,第一会做菜的要算汪曾祺,乐此不疲地给烹饪杂志写稿,不在乎稿酬,也不是要载道,就是不写心痒痒。在他的笔下,没有不能做成美味的,萝卜、干丝、蚕豆、昂嗤鱼等,过桥米线他多少年后都记得哪家的好,怎么个好。一个凉拌菠菜,老先生写的跟做满汉全席似的。那个王世襄,肩架猎鹰,睡在一堆价值连城的国宝中,研究蟋蟀之余,最喜欢的就是做菜,能把寻常菜做出绝味来。

  作文与做菜,过程相似。先是材料,作文是文字、思想、情怀,做菜是食材和配料。过程也差不多,短篇和神来之笔,那就是大火快炒;中篇和需要理顺的,那是红烧、清蒸等;长篇和著述,那是煎炸炖煮蒸样样齐上。至于王勃那样的,蒙个被子睡下,起来刷刷刷文不加点,那另当别论。

  东坡肉做的很放旷,倒是像了他的文风。袁枚、李渔,也各屑其文。王世襄的菜,是民国范儿。汪老的菜极似其文,初看淡淡的,却在精致的平淡里,透出欢喜和情趣。

  成功的文和成功的菜,都需要创意,其次是技法,其三是火候。菜多煮就老了,少煮又生了,油盐酱醋糖,多不得少不得。一篇文,说透了不好,晦涩了不好,议论抒情说理记叙,都要恰到好处。就像汪老的文,点到即止,余韵悠悠,绝不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