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雌株杨柳打“绝育针”治飞絮
昨天,工作人员在北海公园为柳树注射杨柳飞絮“抑花一号”减少来年飞絮。市公园管理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坚持采用树干高压注射杨柳飞絮“抑花一号”的科技研发技术,治理公园里的杨柳飞絮,为游人创造清新的游园环境。
本报记者 吴镝摄
京报网讯(记者 袁京)惹人厌的漫天飞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记者昨天获悉,飞絮将持续至五月上旬,下周将达高峰期。市属公园中,飞絮似乎少了很多,这是因为公园中的杨柳每年都打“绝育针”,有效抑制飞絮污染。据了解,5月底前,11家市属公园中的一万多棵杨柳将全部注射“疫苗”,避免明年春季再“飘雪”。
昨天下午,北海公园太液池边,技术人员正在为垂柳注射“抑花一号”,人工“绝育”。技术人员先用打孔机在树干上钻出一个小孔,然后用拇指粗细的注射针把调配好的药液推入树中,最后还要在针孔上涂抹一种砖红色的药剂,促使树干伤口迅速愈合,免受雨水腐蚀。
“像这种直径50厘米的杨柳树,大概要注射200毫升药剂。药液随着植物的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的各个部分,抑制杨柳树花芽的形成,达到控制第二年杨柳飞絮的目的。”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专家车少臣介绍,这种方式只是抑制飞絮,并不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市公园管理中心初步统计,市属公园共栽植杨柳树1.5万余株,其中七成是会产生飞絮的雌株。这种飞絮是杨柳树繁殖后代的载体。随着树龄增长,其结实量增加,飞絮也越发严重。市公园管理中心综合处副处长朱英姿介绍,多年前公园内也曾出现过杨柳飞絮问题,但从2008年起,管理中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市属公园采用“抑花一号”的科研技术治理,有效地解决飞絮污染,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以前湖面上会有一团一团的白絮,经过这两年的防治,现在很少见了。”北海公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春季时间较长,杨柳飞絮的高峰期为3周,由4月中旬持续至5月上旬。预计下月底前,市属公园将全部完成本年度的树干“疫苗”注射。
此外,今年市属11家公园和市园林科研院还启动了“增彩延绿”示范项目,调整优化景区内的植物配比,增加适生乡土常绿、彩叶树种比例,降低杨柳等飞絮树种的比例,从源头上解决杨柳飞絮的问题。如计划下月开工的陶然亭慈悲庵景区绿化改造工程,绿化配植将以丽红元宝枫、七叶树、紫叶稠李、花叶锦带等彩叶树种为主;紫竹院“明月岛”“青莲岛”两岛景观提升工程中,增植了紫叶稠李、银槭、丽红元宝枫等新优彩叶植物。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