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件抗战档案资料下月揭秘

06.05.2015  12:10

  大观楼影院1932年的一份珍贵档案资料下个月将首次公开展出。上面记录了一部纪录片,名字是《九一八事变真相》,拍摄者是一位名为“兰蒲臣”的美国人。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资料是空白的,如果可以找到,绝对不亚于发现了一本《拉贝日记》。

  6月9日,包括这件档案在内,200余件珍贵资料将在“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中亮相。昨日,北京市档案局提前发布了34件展品名录。半数以上展品都是首次解密。

  “九一八”纪录片曾在美公映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王兰顺手里有一本展览手册,厚度堪比现代汉语词典,几乎每件展品介绍下端都有圆珠笔和铅笔的修改字迹。最近1年,这本册子里的内容反复修订。“资料有时候会有缺失,比如有些老照片没有明确的拍摄时间和地点记录等。”他说,“我们希望可以通过社会的力量,尽量填补这些信息。

  大观楼影院的档案资料是目前他们最希望补全的一份。这份资料即将揭秘的部分有十多件,内容都是这份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当时电影上映前需要打申请,没有图片格式,就是文字描述。”王兰顺说,经过考证,这部纪录片是美国人拍摄的,此人的中文名字翻译为“兰蒲臣”,有可能是一位美国记者。这部影片还曾经在美国公映过。不过目前,这部纪录片和这位美国记者的档案资料都没有留下。

  卢沟桥歌再唱响

  类似的谜团还有不少。展览中,观众可以听到一首悲壮的歌曲,“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这是一首老歌,不过作者是谁并没有记录。

  记者看到了这份档案资料的复印件。规整的五线谱,注明了钢琴曲,上面还有一些英文标注。王兰顺说:“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会五线谱的人不多,既懂五线谱又会英文的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找到这位作者的信息,丰富这首悲壮歌曲的背后故事。

  还有一张小纸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工作人员在白塔寺的砖缝儿里找到的。纸条的上面是一位北京人草草书写的一段话,记录了自己对于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描述了对于和平的期盼。“虽然能辨别出姓刘,但这是谁写的、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都无从查证。

  日本战犯评判标准公开

  虽然都是老档案,但是经过市档案馆工作人员“重读”,呈现了不少新内容。比如一张夹在档案里的名片,是七七事变“始作俑者”一木清直的,上面“驻丰台”的字迹被划掉,写了一行日文。专家说:“当时,一木清直已经进城,在天坛附近办公,所以名片上的一些信息被手动更改了。

  还有一份档案,记录了第一批261名重要日本战犯的名单,其中就有安倍晋三的外祖父、甲级战犯岸信介的名字。展览中,这些战犯的评判标准等内容也将首次公开展出。

  延伸阅读   

  京津冀三地将

  同展抗战史料

  从展览名字可以看出,展品是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档案馆征集来的。王兰顺说:“从七七事变至今,北京的地域范围扩大了。比如当年一些宛平城的档案写着河北宛平。此次展览内容也彼此打通,互有侧重。

  三地从600余卷档案中选择出200余件,将于6月9日当天于北京、天津两地同时展出,河北则稍后推出。该展览分为“华北危急,救亡图存”、“卢沟醒狮,全民抗战”、“八年沦陷,燕赵悲歌”、“累累罪行,铁证如山”、“抗战群英,万古流芳”等部分。

  已经公布的展品名录中包括“东坝发现八路军经警察队击退情形及遗失枪支服装等项数目清册”、“敌人战争罪犯调查表”、“八路军传单《三种打算》”等此前从未公之于众的珍贵档案。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