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高岸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培养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

28.10.2014  18:33

  作为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的副总编,高岸明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在10月23日的“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培养跨文化国传人才”的主题演讲中,中国日报副总编高岸明为近200名师生讲述了《中国日报》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与探索。这场讲座是北师大“全媒体战略与实践”公共选修课系列讲座的第七讲,也是学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座”之一。


  跨文化国际传播要追求“入耳、入脑、入心”

  “在一份国际公司的调研中,大多发达国家对中国都持有负面态度……日本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就有73%,而持正面态度的只有3%;而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更是多样,相当一部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还是戴着草帽的农民形象。”高岸明用一系列国际传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西方民众对于中国的认识有待加强,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相关报道也非客观公正。“现阶段,全球90%的新闻被西方媒体垄断”,他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使得中国身处更加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也同时成为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推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国依旧任重道远。”

  “跨文化国际传播要追求‘入耳、入脑、入心’”,高岸明表示,长久以来《中国日报》在国际传播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首要的是‘入耳’,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其次是“入脑”,让他们对我们传播的信息有所思考,“即使‘左耳进右耳出’也没有关系,至少经过了大脑的处理”;最终目的是“入心”,“我们并不强求所有人同意我们的观点,‘入心’意味着海外受众在得到不同信息的时候,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至少在他们的心里,还有另一种声音存在”。

   成为“全副武装”的全媒体记者

  高岸明认为,目前传播格局下,优质传播内容依然是稀缺资源。“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创造王牌内容”,新闻传播必须坚持生 产优质、深度的内容。“我们的国际文化传播要在西方媒体做不到的细分市场谋求突破。”

  “今后媒体将面临‘中央厨房’式的发稿模式,看重从业者的全媒体意识和技能,因此新闻教育将以技术主导和跨媒体人才为主。”高岸明谈及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表示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可以变化,媒体的灵魂不能抛弃,“我们要始终坚持深度、客观、平衡、有针对性的核心价值取向”。

  就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的基本素养问题,高岸明提出了建议:融会贯通中西文化,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做一专多能的“杂家”,具备多任务执行能力。“希望有志于国际传播的青年学生都能成为‘全副武装’的全媒体记者。”

   一门公共选修课的体制机制创新

  “全媒体战略与实践”公共选修课由人民日报社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于2013年开设,该选修课以增强师生媒介意识,培养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全媒体传播人才为目标。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大力创新选修课教学的体制机制,以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每节课聘请一位媒体一线从业人员或高级管理者来校授课,迄今已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南方人物周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浪网等数十家媒体的几十位业界专家应邀开讲。

  研究中心注重课程的前瞻性,专家讲座的主题均是涉及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各个领域的最前沿、最热门话题,同时注重交互课堂建设,注重师生间的交流研讨,鼓励同学与主讲教师就焦点议题展开深入沟通讨论。

  研究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课程特设实践课,带领同学前往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新浪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实地参观,让同学们熟悉媒体运作的基本流程,切身感受最新的传媒业态;与中国日报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还将为北师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优先录取机会。

  目前,该课程已开设三个学期,共计200余名学生记者团及各专业学生完成修读。同学们普遍反映,“全媒体战略与实践”公共选修课紧贴媒介发展前沿,理论实践结合紧密,全新的授课形态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带领大家触摸到了媒体变革的脉搏,有效增强了大家的媒介意识与素养,丰富了理论储备,提升了全媒体基本技能。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