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29.09.2014  14:2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让大家认识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是围绕弘扬“中国梦”主题,打造一批艺术精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教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艺术精品有很强的市场传播力。近年来,国有文艺院团围绕弘扬“中国梦”主题,打造一批艺术精品,创作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行业影响力、代表北京艺术创作水平的精品力作。创作了歌剧《运河谣》、话剧《甲子园》、京剧《天下归心》、昆曲《红楼梦》、评剧《城邦恩仇》、河北梆子《定都》、北京曲剧《歌唱》、杂技剧《哪吒》、儿童剧《想飞的孩子》、木偶剧《少年孔子》。
   二是鼓励全社会的艺术机构,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批品牌。 按照市文化局的要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根据《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精选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等12个古代和近当代故事,创排演出了京剧专场、评剧专场和综艺专场三台剧目。京剧专场包括《草原小姐妹》;评剧专场包括《孔融让梨》;综艺专场包括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话剧《希望》。集中表达了爱国奉献、助人为乐、敬业守法、爱护环境、孝悌礼让、英勇斗争等优良中华美德。《中华美德故事汇》已演出37场,逾14000人次观看了演出,受到了全市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传统美德故事在舞台上,以这样的生动方式展示,孩子们在审美娱乐的同时,中华美德犹如一股涓涓溪流,浸润着小观众们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植入他们的心中。
市文化局支持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开办的全国首家“少儿戏剧场”,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集创作、演出、观摩、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少儿综合性艺术演出场所,还开办“北戏书馆”和京城首家“北戏艺术教育馆”。向全社会提供一个深切感知传统文化的窗口。
  市文化局支持北京曲剧团实现了北京曲剧进校园。北京市曲剧团已与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达成协议,带领该校小学生实地参观北京市曲剧团、观看北京曲剧经典剧目,还将北京曲剧引入小学课堂,作为老舍先生毕业后第一个执教过的学校,由北京市曲剧团进行指导排练,该校学生出演的老舍先生唯一一部儿童剧《宝船》也已经完成前期排练,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在我市举办的“北京画廊周”活动中,坚持以“让群众走近艺术,带百姓走进画廊”为主旨,在北京六大艺术区开展由文化志愿者为市民参观讲解画展,还举办讲堂、美术教育和公共服务等活动。倡导人们在闲暇之余走进画廊,培养艺术素养,开启一种全新的生活休闲方式。推出了艺术地图和艺术大巴。艺术地图囊括北京各大艺术区最新展览信息,市民可以在北京各剧场、图书馆自由索取,艺术大巴是在画廊周期间通过直通车免费带参观者浏览各大艺术区,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讲解。帮助市民了解艺术市场,普及艺术知识,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市文化局和中山公园音乐堂主办的青少年公益艺术节暑期“打开艺术之门”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一直以“高水准、低票价、公益性”的理念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至今已有累计上百万观众观看演出。艺术形式也从最初中国传统民乐两大门类,发展到如今已涵盖传统民乐、歌剧、戏曲、相声、杂技、舞蹈和木偶剧古典音乐等多种类别。已成为我市青少年参与艺术的重要品牌文化活动之一。   
   三是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平台,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精心组织节日文化活动,立足百姓需求,烘托节日氛围,传承文化精髓。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以“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化进万家活动,举行99台、396场各类专业院团文艺演出,京城各大剧院轮番上演歌舞晚会、音乐会、话剧等不同形式的节目,超过20万人观看演出,开展庙会、灯会、花会等群众文化活动62项。全市16个区县举办的文化活动各具特色,将“一街一品”、“一村一品”、“美丽乡村”等品牌活动巧妙融入其中。清明节期间围绕“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主题,与各区县联合举办22项文化活动,包括诗会、祭扫、展览、展演、户外活动和讲座六大类。五一期间全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举办文艺演出105台425场,其中儿童剧类演出场次最多,共20台100余场,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64项。六一和端午节期间,全市共举办演出110台、297场,文化活动25项,共137736人次观看演出,上座率达70%。第六届北京端午文化节暨北京市首届“非遗大观园”端午游园会集聚本市100余项非遗项目,观者云集。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循序渐进。
  
一是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开展《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前期筹备工作,完成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启动第四批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推进传承人保护及生产性保护,王秀兰、葛凤麟人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二是通过展览展示,扩大非遗项目影响力。组织2014年文化遗产日启动仪式及展演活动,现场3大展演项目8大展示项目令观众称奇。组织11个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活动。组织景泰蓝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位传承人赴深圳参加“中华巧艺——中国(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项技艺联展”活动。
  三是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开展北京市2014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补助推荐申报工作,已确定八达岭长城传说、围棋等26个项目参与申报。“北京评书”传承基地落户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北戏书馆将通过周末固定演出推广北京评书这一国家级传统非遗项目。
  四是多措并举推进全面保护。编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已完成北京非遗现状剖析及图纸绘制、北京地域文化及非遗价值专题研究等初步成果。启动《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十册)编辑出版工作。撰写完成2011—2013三个年度北京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图文资料,全面、系统记载和反映北京非遗年度发展状况。拍摄非遗大型纪录片《守望》,详细记录保存北京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资料。继续开展抢救性征集代表性传承人实物作品工作,目前已累计征集完成作品180件套。
  五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引导年轻一代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在全市开展校园展演展示3000余场,观看学生达100多万人次。
  此外,积极探索在部分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学校课程,与传承人结对共建,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等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已有15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北京市非遗传承示范校、传承教学基地,3所高校院系被命名为北京市非遗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