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在京举办 居家康复受关注
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1日电 (记者 杜燕)为期三天的2020第四届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在京举办,聚焦康复医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康复实践的重大问题,搭建康复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助推康复医学和康复产业发展。其中一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居家康复展开探讨,共商“打通康复最后一公里”。
今天,记者从本次年会上了解到,年会以“智慧引领,科技赋能,创享康复未来”为主题,举办综合国际康复主论坛、医养结合高峰论坛及40余个分论坛,汇聚康复、医疗、护理、疗养、养老等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研讨交流先进康复理念、技术创新与服务经验。
近年来,居家康复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年会期间,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委会举办居家康复分论坛,围绕“居家康复可行性论证”和“基于标准和指南的居家康复发展”展开讨论,希望能打通康复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居家康复的服务能力,满足民众多层次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黄东锋在论坛上谈到,当代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失能问题日益突出。从老年人的照料护理服务状况来看,医养康结合亟需发挥作用。
他说,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
不过,他指出,目前国内康复医疗体系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衔接机制不完善,双向转诊欠流畅,居家服务不成熟,康复人才匮乏等问题,“居家康复服务正在积极探索。”
他介绍,今年疫情期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科技局、顺德第二人民医院发起,结合第三方康复医疗数字信息化平台,开展和实施顺德区脑卒中患者免费远程居家康复服务的活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以及可穿戴产品的研发和普及使用,这种通过数字化康复诊疗系统、医疗技术与运营服务、医疗物联网设备的互联网远程康复是有益的探索。
他认为,互联网远程康复打破时空限制,且能提高专业人员尤其是康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即通过在线智能化运动训练指导和示范不断调整训练方案。同时,还能实现健康档案和数据分析智能化,实现服务个性化;也利于居家康复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化,为各方支付和保障提供准确信息和依据,服务品质和消费公开透明。
“互联网远程康复还缺乏大规模实施和应用的经验和循证医学研究资料证实。”他表示,希望通过业界的探讨开展居家康复可行性论证,制定居家康复标准和指南促进行业发展,“预计明年下半年出台居家康复指南。”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强谈到,居家康复可以进行物理治疗,比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因子治疗消炎止痛,也可以进行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他强调,从进行居家康复开始,要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定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治疗师以及护理人员也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肯定和表扬,最终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
当天,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院客座教授罗筱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廖维靖、江苏省昆山市康复医院院长彭志坚、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主任符俏、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执行主任张弘等围绕居家康复服务实施的保障与主要任务、机构能力及改进措施、资金解决办法、面临的医疗风险问题、全流程稳健推进居家康复等展开探讨。
据悉,本次会议颁发了2020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年度优秀奖、第五批终身成就奖,表彰了综合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举办了《康复医学指南》系列丛书新书发布启动仪式。
会议期间同期举办第四届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展位面积达到12000平米,100余家企业展示分享新时代康复医学新技术、新产品。(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