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优质教育服务惠及12.8万名学生
中新北京网4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朝阳区积极推进学区化资源调整,通过一体化管理、九年一贯制、一校一策重点扶持等使一般学校跨入优质行列,让优质教育服务更多的学生。到2015年重组和转型升级优质资源81校90址,优质教育服务惠及12.8万名学生,受惠学生比例由2014年的72.8%增加至85.6%。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肖汶在“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县行——走进朝阳”活动上表示,朝阳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长期以来面临着“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的双重任务以及优质资源相对不足与学校数量多规模小的双重矛盾。为此,朝阳区不断扩充优质资源总量,迅速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合理、声誉良好的学校;同时,还实现了优质资源在43个街乡的全覆盖,缩小城乡学校教育差距。
他透露,目前朝阳区正努力构建“四带十五学区”的教育布局结构,即以交通环线为分界将教育资源划分为4个区域(三环以内的组团发展带,三四环之间的一贯优质带,四五环之间的集群办学带,五环以外的多元协同带),依据城市规划布局划分为15个学区,以实现全区均衡的发展目标。
他介绍,二三环间是老城区,属于城市中心地区,中小学分布密集、办学规模较小、距离相对较近,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主要采取组团对口升学格局,整合撤并学校,逐步变“多校划片”为“片内对口直升”,形成组团发展格局。例如,2014年芳草地国际学校(本部校区)整合南中街民族小学,与陈经纶中学(本部)实现优质协同发展。
他称,三、四环之间部分区域属于城市中心地区外围,优质小学相对较少,主要采取纵向拉动学段提升,优质初中整合一般小学的做法,着力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打破学段壁垒,以优质资源九年一贯一体化办学,拓展入学新通道。2015年新增一贯制学校9所,全区九年(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达到37所,占中学总数的一半以上。
他表示,四五环之间地带多属城区的边缘,学校相对分散,优质资源较少,主要采取横向缓解资源紧张,引进名校办分校等形式,一校多址办学,一体化带动模式,形成集群发展。例如在安贞、北苑地区,朝阳外国语学校是一校6址办学,形成了一个区域1—2个优质教育集群。
肖汶还表示,五环以外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域面积大,主要通过组建城乡发展学校联盟、扩大寄宿制学校、鼓励优质民办学校办学规模、高校协作体办学等多种途径,满足优质均衡发展需求。像开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二外附中、二外附小等10所学校构建英语教学改革协作体等,以提升该区域优质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办学品质。
活动中,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表示,在朝阳区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分校的整体思路下,他需要负责8个校区、452名老师、5000余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刘飞认为,集团化办学,“集”相对容易,难点在如何发挥“团”的优势,克服“浓茶兑水”问题。
刘飞介绍,2014年2月24日原南中街民族小学正式并入芳草地国际学校,成为芳草地国际学校民族校区。整合前,校区周边环境险、窄、乱、差,学生学习活动空间严重缺失,甚至基本的体育锻炼都不能得以保证,整体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导致了片区内生源的严重流失。如今,学校“扩张”了,招录的学生将从300人左右增加到450至500人,而且从今年情况看,招收的本市户籍学生大幅增加,甚至有部分在外区学生想“回流”。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学校校长牛辉刚表示,2014年9月1日酒仙桥一中更名成为该校,并成了教研中心的一部分,学生近千余名,其中一半以上是打工子弟学生。
他介绍,为了推动更多教师成为名师,探索出以教研中心支撑学校发展的新模式,教研中心和学校一起研究学校发展规划,使得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以发现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良好。
牛辉刚表示,今后学校将打造课堂教学示范基地和教研示范基地,实现教研中心和附属学校的双赢。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丽荣表示,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是原定福庄二小。成为传媒附小后,学校与大学建立了合作机制,扩大品牌影响力,并重点从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进行特色课程建设,让学校荣获了北京市学校文化示范校等诸多荣誉。
据悉,该区通过一体化管理、九年一贯制、一校一策重点扶持等使一般学校跨入优质行列,让优质教育服务更多的学生,到2015年重组和转型升级优质资源81校90址,涉及全部15个学区,优质教育服务惠及128528名学生,受惠学生比例由2014年的72.8%增加至85.6%;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常规教学监控结果显示,连续六年学业水平达标学生均达到95%以上,特别是农村学校学业优秀学生比例大幅提升,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优质均衡程度进一步提高。(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