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校庆 优秀校友系列报告会——马永生院士

08.11.2014  23:24

 

报告主题:探索与创新——我的实践与体会 主 讲 人:马永生 院士 地  点:国际会议中心新生代多功能厅 时  间:2012年10月16日(周二)14:30 主  办:党委学生工作部 承  办: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马永生校友简介:1961年10月出身于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1980至1987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就读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在职),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国石化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经理,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副主任。 现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执行会员,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永生院士长期从事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科学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工作,近30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他在海相碳酸盐岩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上世纪80--90年代,他开展了塔里木、华北、扬子和鄂尔多斯等国内主要碳酸盐岩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基础地质和油气综合评价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及对策”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出版了“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前十年,他和他的团队潜心研究制约中国南方海相探区种种复杂理论和技术难题,揭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并提出了“三元控储”预测模式;建立了适合于复杂构造区的 “叠合—复合控藏” 油气成藏模式;建立了礁滩相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模型和预测模式;摸索形成了适用于复杂地区深层勘探的技术系列。上述理论和技术成果成功地指导了中国南方海相领域,特别是川东北地区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和实践,发现了普光、元坝等多个大型和特大型天然气气田,为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提供了扎实资源基础,并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马永生院士作为第一贡献者完成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和普光气田的发现”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7年出版的“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专著获第二届政府图书奖提名奖。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名。继续深化对海相油气勘探理论的认识和探索仍然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他非常重视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