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件文物国博讲述丝路风采
由“主演”过《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绢衣彩绘木俑和彩绘伏羲女娲绢画领衔,191件(套)珍贵文物昨天亮相国家博物馆,讲述古代新疆缤纷灿烂的历史文化故事,展现千百年来各民族共生共融的生活画卷。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打开人类文明历史的钥匙就遗落在新疆。”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这里自古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在这片沃土上,留存有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瑰宝。“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展出的191件(套)文物正是这众多瑰宝的代表。一件件陶器、金属器物、纺织品、木器、纸张、佛造像、玻璃器等既蕴含着异域风情,也能找到中原文化的形象,它们从“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方面娓娓讲述先秦至宋元时期的新疆故事。
大多数文物色彩丰富艳丽。伏羲女娲绢画由三片原白色绢缝合,伏羲和女娲,彩绘,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头上绘日,尾部绘月,周身有星辰点点。专家介绍,左为女娲,发束高髻,身穿宽袖衣,右手执规;右为伏羲,头戴网帻,上身穿红色宽袖上衣,左手执带墨斗的矩尺。二人共穿饰有横条纹的红白花裙。类似的图案在吐鲁番地区的古墓中多有发现。还有一件绢衣彩绘木俑发束高髻,头微向左侧,面部描绘着精致的花钿,身着团花锦上衣、黄底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黄相间竖条曳地长裙。一派高贵、典雅、艳美的姿态。这件文物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与妻子合葬墓出土的,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战国时期的虎纹金牌饰也颇具看点,躯体反转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
文字类的文物也是展厅里的亮点。尤其是汉唐时期的官府文书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清晰而深刻地向世人阐明,新疆地区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国博介绍,部分展品是近年来新出土的文物,例如出土于哈密的一批彩陶等。
展厅里还设有石窟壁画还原部分,通过视频、投影等多媒体展示,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新疆地区历史文化面貌特征,以及新疆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演进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展览免费开放,将持续至9月9日。(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