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相机记录老伴儿美好瞬间

21.04.2015  12:02

肩扛摄像机,脖挂照相机,田歆杰乐在其中。巩贤涛 摄

  他,步入婚姻殿堂40余年,没说过一句肉麻的话,却每天在家中演绎浪漫;他,肩膀上扛着摄像机,脖子上挂着照相机,镜头聚焦舞蹈中的爱人。一场演出下来,他忙得不亦乐乎。

  他叫田歆杰,家住顺义,今年65岁,用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了一桩桩和老伴儿最浪漫的事儿,让退休生活大放异彩。上世纪70年代末,花几百元钱买一件玩物,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件很奢侈的事,田歆杰却靠省吃俭用,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照相机——海鸥牌翻盖照相机。“年轻时就爱玩,喜欢照相,常给我爱人和闺女照相。”田歆杰说。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手中的照相机不断更新换代,还增添了摄像机。他在老家专门有一个屋子放置那些珍爱过、淘汰下来的摄像、摄影装备,粗算有十几台。从购入价格来说,几百元到1万余元的都有;从品牌来讲,国产品牌到国际大品牌都有;从自动化程度来说,手动的、半自动的、傻瓜的、智能的都有。

  有人和田歆杰的老伴儿张文霞开玩笑:“想让一个男人破产,就得让他玩单反,您就这么惯着他?”张文霞笑笑说:“我不爱操心,他掌握家中的经济大权,爱买啥随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这是他的一个爱好,岁数大了,有个爱好玩玩乐乐,心情好。

  “你说她支持我,其实是我支持她的工作才对。她从小就爱跳舞,退休后参加了教师协会舞蹈队,担任队长,还义务担任了龙府花园社区以及牛栏山镇先进村——禾丰村舞蹈队的教练,平时教舞蹈、参加各种演出,一天到晚都挺乐和。”看看老伴儿,田歆杰悄悄地说,“她去哪儿跳我就去哪儿拍,就像跟团似的,每年几十场。

  张文霞演节目,台上演完,下台就休息了,可田歆杰却要拍完整场演出后,晚上回去还得剪辑、做特技,留资料。“只要是她参加的演出,我都去拍,部分训练、排练我也去拍。”田歆杰自学了影片剪辑,从以前简单易学的“绘声绘色”编辑软件,到目前熟练运用影视人员专业的编辑软件,这让他有一种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人士的升级快感。现在,老田制作的光盘装满了两个大抽屉,都是老伴儿参加活动的影像资料。“如果有一天我老得拍不动了,我俩坐在沙发上,看这些留存的影像资料,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田歆杰说。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