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减少雾霾产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雾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加交通安全隐患,还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因此,如何及时准确预测雾霾天气,建立雾霾天气与大气污染源的监测、预报互动机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减少和降低雾霾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开展雾霾主要污染物源解析研究,明确污染源及污染物。
雾霾天气是一种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的天气现象,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气溶胶。空气中的灰尘、硫酸与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雾霾天气就是由气溶胶引起的典型污染型天气。因此,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离不开对大气环境的研究。随着全国各地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视,各地环保部门陆续开展了对本地主要污染物源解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建议开展全国性的雾霾主要污染物源解析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灰霾天气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雾霾天数明显增多的趋势开展深入研究,分析、找出雾霾天气出现的成因、演变规律和气候特征。明确造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减少雾霾污染的产生。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工业企业污染排放。
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减少“两高一资”项目,遏制盲目重复建设。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引导现有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逐步降低非高新技术企业比例,通过政策杠杆和行政干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减少企业污染排放。结合各地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要求,提出各区域、主要行业、主要污染源排放强度应控制的极限范围。根据污染源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水煤浆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新能源基础设施、空气热泵、海水热泵、地热泵等工程建设和节能技术。关注能源危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可能影响,进一步探索、研究、开发和利用新的、可再生的、洁净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波能等无污染能源。
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加强宣传教育,使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到清洁生产的意义和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在《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制订清洁生产激励和惩罚制度,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和主动意识,推动清洁生产全面实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源头控制工业企业水污染源产生。尽快分行业、分层次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筛选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并进行推广。在不同行业中筛选一些有效的清洁生产工艺,并进行推广应用。
建立清洁生产周转金。有些企业尽管愿意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但短期内由于无法筹集相应的资金而不得不放弃或推迟实施清洁生产的时间,建立清洁生产周转金可进一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同时,还要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标准和审核的技术导则,使清洁生产审核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三,增加企业污染排放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只有在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的双重推动下,大气污染才能消除调查盲点,得到有效根除。
要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各污染排放企业将排污许可证的内容,附上简要说明,按年度予以动态公示,其中省以上和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在国家级权威环保报刊上公示。各级政府应定期将本区域内的污染排放企业状况以及各年度应该承担的污染物削减量等,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尤其对重点污染企业应增加公示的内容和频率。政府将每年度的环境状况公报提前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同时在年初发布,条件成熟后应发布季报。
上市公司和申请上市企业应该将自身的环保业绩和排污情况向社会公示。环评单位、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企业的资质和信誉也应参照上述口径进行动态公示。加强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产品、环保标志产品等产品的公告公示,将认证和批准的单位、日期、有效期、年检等信息向社会公布。
第四,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建立健全拼车网络平台,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加强公共交通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对减少雾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合理调整公交线路,鼓励市民绿色出行,乘坐地铁、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行年票、季票、月票、联票等制度,由政府适当补贴,降低乘车费用,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实行私家车行使单双号制度,并提高私家车停车收费,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数量。借鉴香港成功经验,增加双层公交车的数量。
学习国内外交通管理先进经验,对车辆进行动态管理。例如,澳大利亚悉尼大桥上不设置隔离防护栏,而是利用交通信号指示灯来调整来往车辆。当清晨到市区上班的车辆多时,悉尼大桥进城的车道多于出城的车道;当傍晚离开市区下班的车辆多时,悉尼大桥出城的车道多于进城的车道。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桥面汽车出现拥堵现象。
此外,要学习国内外交通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拼车平台,鼓励市民上下班或旅游拼车出行。这种做法,既可以实现车辆资源共享,降低出行成本,同时又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德国在这方面已有20多年的成功经验,青岛市拼车网络平台也很健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鉴于我国目前缺少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建议在建立健全拼车网络平台的同时,制定关于拼车的相关管理规定,对拼车的法律责任、拼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纠纷,以及拼车的线路等进行规范,以严格限制利用拼车进行营运等现象,使拼车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zy)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关琰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