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长的“大数据”看中国“朋友圈”
3月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及中国将于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王毅表示,据目前统计,有20多位国家元首和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代表以及总共1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的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谈中美俄关系
三方应该一起做加法不是做减法
在回应中美关系问题时,王毅表示,经过双方密切沟通和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平稳过渡和发展。我们双方目前正在为下一步实现两国元首以及各个级别的交往,拓展各领域的合作进行着有效沟通。
王毅说,展望未来,我们还应该致力于两个“超越”,首先是超越社会制度的不同。第二就是要超越零和博弈这种传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齐心合力,不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而不是也不可能把一方的成功建立在另一方的受损之上。他表示,中美建交38年了,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希望中美关系能够真正超越旧观念,打开新视野,步入更加稳健、成熟的不惑之年。
关于中美俄关系的问题,王毅表示,中俄关系非常好,中方对中俄关系非常有信心。中俄关系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之间的互信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中方乐见俄美关系得到改善。新时期三方关系不应该是你上我下的跷跷板,应该做加法不是做减法,共赢而非零和。
谈南海问题
《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已形成第一份草案
针对南海问题,王毅表示,过去一年南海问题潮起潮落,最终趋于平静,不是有所降温,而是明显降温。当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正在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具体争议已经重新回到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的正轨。他透露,刚刚举行的联合工作组磋商,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第一份草案。“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兴风作浪,不仅不得人心,也必将遭到地区国家的共同抵制。我们绝不会允许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再次受到干扰和破坏。”王毅说,中美之间只要转变观念,浩瀚的海洋完全可以成为两国合作的广阔天地。
谈海外公民保护
去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处置超10万起领保案件
谈到领事保护,王毅说,去年一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处置了超过10万起领保案件,我们成功解救了遭索马里海盗劫持近5年之久的两岸同胞,我们从局势动荡的南苏丹安全撤离了1000多名中国同胞,我们从遭遇地震、火灾、暴风雪灾害的新西兰、以色列、日本等地转移中国同胞上千人。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中国外交官的身影,哪里就会有五星红旗在飘扬。
谈中日韩关系
敦促韩方悬崖勒马中止部署
在谈及中韩关系时,王毅表示,目前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美韩执意要在韩国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反导系统。我们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萨德”反导系统的监测预警范围远远超出半岛,危害中国战略安全的企图路人皆知。引进“萨德”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不仅有违为邻之道,而且很可能使韩国陷入更不安全的境地。我们奉劝韩国国内某些势力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则结果只能是损人又害己。中方敦促韩方悬崖勒马、中止部署,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于中日关系,王毅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同时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这两个纪念日代表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和平与友好,一条是战争和对抗。两个纪念日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在日本国内仍然有些人还在这两条道路之间摇摆不定,甚至企图开历史的倒车。
对于中日关系,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愿意与日本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但日本需要先治好自己的心病,理性看待和接受中国不断发展振兴的事实。
谈朝鲜半岛形势
中国愿做半岛核问题“扳道工”
王毅表示,朝鲜半岛局势呈现新一轮紧张。“双方就像两组不断加速的列车互不相让,难道双方做好了相撞的准备吗?当务之急是亮起红灯,及时刹车。”王毅说,中方的建议是,第一步,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也暂停大规模军演,使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之后,按照“双轨并进”思路,将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结合起来,最终找到半岛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王毅说,中国是解决半岛核问题不可或缺的一方,今后中国仍然愿意做一名“扳道工”,把半岛核问题扳回到谈判解决的轨道。我想强调的是,拥核不会安全,动武不是出路,复谈还有机会,和平仍有希望。
谈反腐败追逃
追回腐败和经济犯罪外逃人员2500多人
王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部和各个驻外使领馆全力协助国内主管部门,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了腐败和经济犯罪的外逃人员2500多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达到38人,还同70个国家缔结引渡和司法协助条约,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球各大洲主要国家的追逃追赃网络。“我们的目标是打消所有违法分子的幻想,让他们明白,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
观察
从外长的“大数据”看中国“朋友圈”
昨日上午,外交部部长王毅的记者会座无虚席。
提起王毅,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但你知道吗,王毅“在路上”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在京时间。
据北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外访近百个目的地的王毅完美诠释了“空中飞人”的概念。随着中国“朋友圈”的扩展,他的出访频次大幅增加,今年年初达到两月访八国。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成为外交高频词,甚至“每访必谈”。王毅还在国际问题上体现“斡旋力”,为六省份担当“推销员”。
可以说,王毅的角色多,责任重。而中国外长的“大数据”也展示了中国外交圈子的拓展,从中还可以读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脉络与作为。
“空中飞人”
去年平均每月出访三国
2017年刚开了头,根据公开报道,王毅已至少乘机在8个国家降落,遍及欧洲、大洋洲与非洲。除了1月下旬未见外访消息以外,其他大部分时间,王毅一直“在路上”。
2013年王毅至少访问17国,以中国周边国家居多;2014年这一数字增至至少26国;2015年持续深耕,算下来,王毅平均每个月出访两到三次;2016年,王毅访问了34个目的地;2017年的前两个月,王毅出访国家已经接近2013年全年出访数量的一半。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外长每个月均有出访安排,最密集的时候任务两两相连,只隔一天。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的大半时间均不在国内。2015年7月,他曾在两个星期内三赴维也纳,为伊核问题谈判进行斡旋,并最终促使协议达成。
外长出访原因不尽相同,包括“破冰”、加强合作关系、斡旋促和、出席国际会议等。此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往一国前,王毅也会先前到访该国,这也时常被称为“打前站”。
在近百个访问国家当中,到访频率最高的当属美国、俄罗斯以及一些周边国家。而除了外访以外,王毅还在北京或多边会议场合与“朋友圈”里的好友会面。
“一带一路”推手
今年至少十次推“一带一路”
近两年,无论是外出参会,还是参加会谈,在王毅谈及的话题中,“一带一路”成为高频关键词,近一年来,甚至“每访必谈”。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王毅进行外事接见和访问时与外国领导人一共提到“一带一路”问题9次,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8个国家的不同场合。
到了2015年,王毅对外国领导人共提到“一带一路”问题24次,分别向巴基斯坦、阿联酋等18国“推介”。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王毅在布达佩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
2016年,“一带一路”更是中国外交的主要工作之一。这一年的公开报道中,王毅进行外事接见和访问时提到“一带一路”问题45次。
今年以来,王毅10次与外国领导人谈到“一带一路”问题,“一带一路”迈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2月17日,在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王毅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从零开始,“如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
“斡旋达人”
为伊核问题四次出访斡旋
这几年,中国外交“斡旋力”得到体现。
2015年2月,王毅访问巴基斯坦、阿联酋、伊朗。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时,王毅表示,伊核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并希望尽早达成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
一个星期后,他前往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公开辩论会。在辩论会上,他再次提到伊核问题并指出,伊核问题谈判已取得积极和重要进展,要全力跑好马拉松最艰难的“最后一公里”。他同时强调,中国始终是伊核谈判的坚定支持者和建设性参与方,秉持公正客观立场,发挥积极斡旋作用。
当年3月30日,王毅在瑞士洛桑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他表示,问题的焦点已经明确,解决的思路正在形成,彼此之间的分歧开始缩小。
7月13日,五天内再度赴维也纳的王毅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经历了各方达成解决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过程。他说,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伊核问题谈判今天画上了句号。此后,包括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内的多国外长曾表示,赞赏中方在伊核谈判中展现的中国智慧。
省份“推介员”
“蓝厅”里六次为省份搭台
王毅外长一年出访几十次,忙的事情和老百姓的关系密不密切?2016年3月8日,王毅回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忙得有收获,是因为中国的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王毅还特地谈了外交部推出的一项支持地方发展和开放的新举措——外交部为地方省区市举行全球推介活动,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和企业来参加,彼此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王毅当时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后大概每两三个月举行一次,欢迎各省区市踊跃参加。
据北青报记者统计,外交部2016年3月启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至今,已先后为宁夏、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举办了6场全球推介活动,使这些中西部省区不出国门就能和世界各国还有国际著名企业相互对接合作。活动现场设立在外交部记者会举办地,也是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熟悉的地方——“蓝厅”。
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实习生 冯雨
数据整理/本报记者 岳菲菲 图片制作/潘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