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唱罢 雷雨明暂别京城
今天一早,一阵突袭而来的雷阵雨“叫早”京城,城区及南部地区甚至被冰雹“砸醒”。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雷阵雨仍是今日京城天气舞台“主角”,不过明天起雨水将“退场”,气温也将逐步回升。
与此同时,今起至7月3日,西南地区至淮河流域等地将遭遇新一轮强降雨,全国10省区市将有大暴雨。
其中,淮河流域将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王家坝水位可能超警戒水位,淮河流域中上游发生洪水风险高,需加强淮河流域的防汛工作。
冰雹“砸醒”京城明起雷雨暂别
本周以来,京城进入了“一天一雷雨”的节奏。踩着降水的“鼓点”,昨日下午至夜间,雷雨云团再次影响北京,延庆、怀柔、门头沟和房山局地出现冰雹,其中房山南窖水浴村出现乒乓球大小冰雹。
摸黑下雨还不过瘾,今晨5时45分许,雷雨又将熟睡中的京城“叫醒”。市气象台5时20分升级发布雷雨黄色预警,8时前京城有强雷电活动,局地有冰雹。
不过,此次雨情虽然来势汹汹却毫不恋战,至6时30分雷雨云团基本移出京城,6时40分市气象台取消了雷电黄色预警。市气象台发布的6月29日13时至30日6时降水量信息显示,全市平均降水3.2毫米,城区2.4毫米。其中,最大降水在延庆佛爷顶为25.7毫米。
经过雨水的“洗礼”,低层大气水汽汇聚,京城今晨薄雾不散,城区各路段的能见度不佳。据市气象台预计,雷阵雨今天依旧留恋京城,傍晚有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逢,还会制造出雷阵雨。据专家介绍,今天雷阵雨雨量不大分布不均,外出市民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不过,每天“提心吊胆”怕被雨淋的日子,明天起将告一段落。由于降水天气系统离开,明起京城天气转阴,雨水暂歇。不过随着雨水的休憩,气温也将有所回升,本周日最高气温将重回33℃。
新一轮强降雨今起重现江淮
京城的雨虽然歇息了,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雨水将继续在江淮地区“兴风作浪”。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起至7月3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黄淮中南部、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以及华南地区西部和南部等地将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
其中,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贵州东部和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中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山东东南部和半岛东部以及广西北部和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60至90毫米。
上述地区累计降雨量有50至180毫米,沿淮河地区及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220毫米以上。最强降雨时段将分为两个节点,分别在30日夜间至7月1日夜间、7月2日夜间至3日夜间。
7月4日起,主雨带自沿江地区逐渐北抬,降雨强度明显减弱,但江汉、江淮、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大雨或暴雨。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6月30日至7月3日,淮河流域将奏出入汛来降雨的“最强音”,淮河流域中上游面雨量有80至120毫米,局地150至180毫米;7月3日前后王家坝水位将可能超过27.5米的警戒水位。受强降雨影响,6月30日至7月3日,淮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发生中小河流洪水的风险高。
释疑超强厄尔尼诺带来异常气候
为何今年雨水如此“撒欢”?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今年我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主要“推手”是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据悉,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2016年5月结束,共持续21个月,其持续时间之长、峰值强度之高、海温累积距平之大,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之最。
受其影响,我国入汛以来的天气气候特点体现为:入汛早、累计雨量大、涝重于旱;暴雨过程多、强度大;强对流天气重发多发,造成的灾害重;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明显偏多偏重。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华南地区3月21日入汛,比常年偏早16天;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其中,南方地区出现了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55个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广东信宜等15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地质灾害方面,入汛以来,我国共发生26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20多个省区市,尤其是冰雹灾害发生点多、面广、强度大、损失重。雷暴大风频次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偏大,10级以上大风站日数超过2012至2015年总和。
郑国光表示,将强化中国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测预警,并加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滚动监测分析,每周更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监测和展望,每10天更新一次汛期全国气候预测意见和影响。(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赵颖彦)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