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年间7100亿元投资交通 今年46项措施疏堵

25.01.2016  00:30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 刘文曦) 十一年间,北京交通领域累计投资7100亿元(人民币,下同),交通拥堵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今年,北京将采取46项措施缓解交通拥堵。这是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周正宇24日在北京“两会”上参加“市领导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顾问座谈会”时透露的。 

  周正宇介绍,从2004年至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增长330万辆,达到561万辆;交通领域累计投资71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里程从114公里增长到554公里,交通拥堵指数从2007年的7.3降至2015年的5.7,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交通运行状况有所好转。 

  “道路堵、地铁挤、公交慢、停车难、换乘不利,仍是目前北京存在的‘交通病’”。他指出,人口规模大、功能集中、职住不平衡这三个典型的“大城市病”对交通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今后,北京将在人口规模、疏解功能、解决职住不平衡问题上下大功夫,“治理‘大城市病’将从源头上解决交通拥堵,要对未来交通拥堵治理有信心。” 

  北京治理交通拥堵是标本兼治。周正宇称,北京还将加强交通自身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十大现代化交通体系,包括建设高效密集的3400公里城际铁路网,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五环内治理完善3200公里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路系统;构建15分钟绿色出行生活圈,推行3公里步行、5公里骑行、10公里公交的绿色出行通勤圈。2020年中心城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比例达75%等。 

  周正宇表示,十大体系涵盖300余个标准量化指标,北京将分阶段实施,力争2020年基本建成、2030年全面实现。 

  从2004年开始,北京连续12年实施疏堵工程,其中自2011年以来已实施了377项投资小、见效快的疏堵工程项目。周正宇表示,北京仍将大力实施疏堵工程,今年重点实施六大方面、四十六个措施,包括在中心城区推进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工程;将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等。(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