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疏解由单项扩为区域

13.04.2016  20:41

  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区域公布 将制定疏解腾退空间管理使用意见

  

 

  疏解非首都功能将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统筹考虑,而不只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目前正在研究建立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机制,今年还将制定市域内疏解腾退空间管理使用意见……今天(13日)上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常务副主任王海臣对《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重点项目》进行了解读。王海臣表示,城六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重点区域疏解治理的有关意见,包括东城故宫周边地区、西城动物园地区、朝阳“一绿”范围、海淀中关村大街及锦绣大地批发市场、丰台南苑地区等。

  各区抓住一两个

  重点区域集中突破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没有经验可循的创新性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触及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王海臣表示,疏解工作要聚焦重点区域,选好点。“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地疏解,已不足以解决一个区域的问题,需要从一个点出发,对一个片区统筹考虑,实现重点区域集中连片疏解。今年市级层面将强化机制、政策和区域统筹,各区也将系统谋划,抓住一两个重点区域集中突破。”

  目前,城六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重点区域疏解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区域整体疏解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意见,例如,东城区研究提出故宫周边地区业态疏解转型升级的意见,西城区研究提出动物园地区统筹疏解治理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朝阳区研究提出“一绿”范围内6个乡(常营、太阳宫、来广营、南磨房、豆各庄、将台)区域统筹治理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海淀区研究提出中关村大街整治及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疏解升级的意见,丰台区研究提出南苑地区统筹疏解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制定疏解腾退空间

  管理和使用意见

  王海臣介绍,以前,疏解工作以点为主,比较分散,为更好地形成集聚效益,今年要聚焦疏解平台,市域内研究制定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意见,管住并用好腾退空间,防止功能疏解之后人口再聚集;市域外会同天津、河北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对接合作平台规划建设意见,围绕集中构建“4+N”产业合作格局,加强承接载体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同时,要会同天津、河北进一步加快承接地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承接地承接能力。北京要会同两省市努力建设优势专业化承接平台,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

   加快推进用水用电

  分区域价格改革

  “重点政策要逐个突破。”王海臣表示,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出台了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分享实施办法、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完善差别电价政策、非居民用气和用热分区域差别价格政策、规范落实企业搬迁政策等5项政策,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撑;正在研究制定控增量、疏存量两个政策意见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配套政策、推动调整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涉及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加快推进用水、用电方面的分区域价格改革。同时,正在研究建立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机制,研究设立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疏解项目的支持力度。

  “2016年重点项目与北京市已出台的贯彻意见、三年工作要点和即将发布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共同构成北京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揽子政策文件,形成了当前(2016年)有重点项目、近期(2017年)有工作要点、中期(2020年)有五年规划、远期(2030年)有贯彻意见的一揽子推进体系。”王海臣总结道。

免责声明:今年北京疏解由单项扩为区域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