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纪实·新区崛起】“招标人”的故事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招标采购办公室纪实

09.09.2016  09:40

【编者按】为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向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展现新校区建设的进程与成果,生动记录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新闻网“北化纪实”栏目特推出【北化纪实·新区崛起】系列深度报道,报道将以朴实的文字、平凡的镜头、现场的经历,去展示新校区建设的点滴瞬间。本期推出新校区招标采购办公室,请大家跟随记者一起了解这里的人,还有他们的故事……

      (新闻网记者 梁若昕)
走进新校区招标采购办公室的大门,电话铃声正此起彼伏。“不好意思,我得接个电话。”他们稍微点头致意,还没说完这句话,就拿起了话筒——这是此次采访中常见的一幕,而这样的一幕一幕,也构成了他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

招标是建设施工的前置工作,招标工作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的启动和工期。同时,“招标”又是个非常敏感的环节——这是个卡在“钱”字上的关口。我校新校区建设规模大、工期长,仅一期工程就涉及到几十亿资金---这更彰显了招标工作在整个新校区建设中的重要性。

每一个字句都有章可循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甄老师刚接完一个电话。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不久,他就来到了这里,处理招标的相关工作。

新校区招标办的工作是将工程部、技术部、预算部等各个部门的需求汇总,为建设选出最符合要求的合作单位和产品。此外,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合同也都由招标办负责。

在密密麻麻的文档里,甄老师很快找到了想要的文件。这是新校区建设第一标段(第一教学楼、第一实验楼)施工总承包招标的标书——也是新校区总包招标的第一份招标文件。在这份341页的标书里,清楚地记录着这两栋单体建设的每一个技术指标和细节需求。他还清楚地记得,为了这份文件,他们准备了一个多月,在拟定的时候讨论了整整两天,到最终定稿的时候,这份文件已经被修改到了第14稿。

这些招标文件大部分都存放在存放在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档案室里,二十多平米的屋子里,一本本厚厚的文件塞满了铁架子。在这些文件中,这份341页的标书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厚的。这一本本“大部头”的每一个字句也都有章可循。

“新校区的招标工作跟校内其他工作差别很大,我们也没什么参考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新校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快进度,招标办的人硬是边学边干,结合新校区招标工作的实际,摸索制定出了新校区建设的“合同网络图”,从头开始规划新校区总体招标工作。同时,招标办依据国家和市级相关法律法规,参考行业规范,相继制定了《新校区建设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新校区建设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新校区建设暂估价项目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新校区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办法》、《新校区建设招标采购企业考察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新校区招标工作合法、科学、有序地进行。

“对招标工作而言,只要有一处审查不到位,结果最后肯定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们的责任特别大,一处也马虎不得。”

“哪里舍得休息”

暑假刚刚结束,许多人正慢慢从假期轻松的氛围中走出来,开始重新适应紧张的上班生活。但对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人来说,这种状态与他们毫无关系。从成立之日起,他们的寒暑假便只是一周的轮休,而即使是这样,李老师这个假期也没有休息。“工期太紧了,哪里舍得休息啊。”采访时,他刚从一个评标会的现场赶回来。与甄老师一样,他也是招标办的“元老”之一。

为了让新校区建设顺利进行,招标办的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加班”已经是一种常态,而因为新校区地理位置的限制,他们几乎从未按时下班回家。“我们这里的时间能缩短就缩短一点,好为后面的工程腾出时间。”说着,李老师又打开电脑,开始修改一份标书。

以一个三到四亿元的施工标招标为例,按照新校区招标工作的流程,这个标从开始准备到投入市场需要75天左右,而由于新校区工期较紧,他们经常要“多标并招”,这意味着目前仅有的四位全职工作人员要身兼数职,在不同的“标”之间来回变换角色,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调研、考察、询价、文件起草、接受报名、现场踏勘、回复质疑,以及组织开标、评标、清标、定标、公示、签约等一系列工作。在他们的工作表上,几乎隔两三天就要开始一个新的招标项目,而从年初到这个暑假结束,他们已经完成了十几个标的招标工作。

“宁可流标,都绝不能将就”

高老师是全职老师中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位。在来到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之前,她就从事过相关的工作,但是面对新校区的招标工作,她有时候也会力不从心。“有一些情况之前也没有遇到,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而对以前遇到的情况,现在也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和看法。”

自从来到招标办,经她手的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标。“无论金额大小,都要一步不差地走流程,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在招标过程中,金额大的标往往市场广阔,承包商的数量多,规模大,招标有着较大的选择空间;而一些金额较小的标,由于市场需求少,承包商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而这些‘小标’影响的是人的主观感受。正因如此,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值得关注。“‘小标’体现的是一座建筑的‘软实力’,这对一座现代化的建筑而言尤为重要。”对这些‘小标’,他们的态度很明确:“我们招来每一个标,如果失误的话是不能再重来的,无论哪一个,宁可流标,都决不能将就。”

“我们都明白这是为了什么”

下午三点钟多,记者敲开了张老师办公室的门。“不好意思,我这里还有个合同要处理,麻烦稍等下吧。”他正说着,手边的电话又响了起来。2013年4月,新校区指挥部刚刚成立的时候他就来了这里,现在已经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四个年头。

大约二十分钟后,合同处理结束了,记者再次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压力、责任,这是从事新校区招标工作给我最深刻的印象,选择到单位,选出好单位,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在采访中,张老师如是说。

我校招标工作一直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真正做到这样却并不容易。“我们的工作一直有‘两不’原则,就是‘不吃供应商一顿饭,不拿供应商一样东西’。”在招标办,工作人员都不得私下与供应商接触,即使在新校区内接洽工作,与供应商见面也得有两人以上在场。“不存私心,这不单单是为了学校,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合理、合法、经得起推敲——这是新校区招标工作一直以来的追求。但这背后包含着的是每位工作人员辛勤的付出。每一份标书,每一份合同,每位招标办的工作人员都会逐条逐句地反复推敲、审阅,精确到一个标点符号,而代理机构刚开始很多文件都是套模版了事——所以他们甚至改变了代理机构的工作习惯。“有时候晚上十点把文件给对方发过去了,他们十二点多再给我们发回来”,张老师说,“他们说,从来没遇到我们这样的单位,招标文件都可以写一本博士论文了!”

后记

2013年至2014年,新校招标办公室顺利完成了新校区建设有关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服务、设计、勘察、基础设施施工等招标采购工作;2015年至今,招标办陆续启动并全部完成了一期工程十类单体建筑施工总承包及工程监理的招标,顺利地完成了招标、签约、备案等工作。2013年至今,新校区招标办完成以学校作为招标采购人委托或自行招标项目59项,自行采购项目161项,签订合同332份,合同总金额近20亿元;完成新校区建设暂估价项目招标13项,采购项目1项,签订合同14项,合同总金额2亿多元。

这是我们能看得见的数字,我们看不到的是这每一个数字的背后的真诚、汗水和付出,里面饱含的是每一位“招标人”对新校区无私的奉献。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忙碌在第一线,为新校区的建设保驾护航,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新校区“招标人”的故事,还会一直未完待续……


供稿单位: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