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

19.12.2016  18:01
  法院对于学法律的毕业生来说,是不错的就业选择,因为能学为所用是人生中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也算是对自己的读书生涯有个交代。记得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别人知道我去法院上班时一般都会传来赞许的声音。在他们的意识里去法院上班就算踏上了仕途。中国人几千年官本位的思想传承至今,只有走仕途方可光耀门楣,这里面自然有文化属性的问题,当然也离不开时下的社会环境。我自己也在这种若隐若现的光环中进入了法院。在自己的认识里,法院似乎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仅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也可以学为所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在立案室的日子彻底改变了我对法院的认识以及对法官这个职业的见解。我所在的法庭是案件比较多的法庭,每天立案室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在立案窗口要接待各种各样的当事人,其中不乏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尚未步入而立之年的弱势群体,他们很多时候不懂法律,不讲秩序,而你必须耐心的给他讲解,向其说明立案的法律知识。在很多时候也会受到当事人的辱骂和欺骗。立案工作是连接当事人和承办法官的桥梁,必须做好立案咨询、传达信息、送达诉讼资料、立案分案等多项工作。往往既要考虑承办人的办案压力也要思索当事人所面临的救济困难。在立案室短短的几个月里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法治天下也有了更彻骨的理解。

  当好一名立案法官需要太多的耐心、细心和信心同时需要超强的心理素质和抗打击能力。在立案室接触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其中暴露出来人性丑恶的东西让感念情亲,珍惜爱情的人由衷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心中情谊绵绵的情怀,脑海中诚信无价的理念被现实中折射出来的东西一点一点击碎,在疼痛中充满幻想的我不得不开始承认一个一直都存在却始终不肯承认的东西,那就是“现实”。现实,无关情亲,无关爱情,无关道德,无关伦理,无关法律,它只与其本身相关,与利益相系。

  在法院的日子里少了份“行扁舟,赏翠柳”的悠闲自得,多了种辩法析理的法律思维;少了份“临诗酒,笔墨稠”的文艺情怀,多了份忧国忧民的辗转反侧。法院,犹如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法院外面的人想进来,法院里面的人想出去。在法院的工作要求我们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忍受得住清贫。然而,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只能拿得出钱才能担当起爱情的时代。当工作中的无奈像一座无形大山压在我们头上的时候,脑中会滋生退缩的念头。当生活中的压力像肆虐的洪水一样吞噬着我们心中理想的时候,心中会产生放弃的冲动。

  毕业时的选择让我放弃了金融街上冒着热气的手磨咖啡和云间穿梭,选择了人民法院办公室里的速溶咖啡和地铁、公交间的奔波换行。毕业时的理想让我放弃了政府办公室里的那份悠闲自得,选择了立案室里当事人的抱怨与诉说。也许有人说我对自己的事业不会规划,不会选择,为了当一名法官而作出如此大的牺牲和付出是不理智的。然而,人各有志,我一直都认同卡玛的观点,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记得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中教育青年人,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我们有重建生活的机会;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的绊脚石,而绝不会致人于死命。也许路遥先生是对的,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和工作里的是是非非像是压毁城池的黑云一样折磨着我们,而这些东西必将会烟消云散,守着花开待月明的日子终会到来。再难也要坚持,再差也要自信。既然选择了,就要用决心和毅力去把它诠释;既然接受了,就要用汗水和眼泪把它凝结。

  路,也许很难。然而,我必须要完成这场独自的修行。 责任编辑:赵思源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