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人物 | 校奖获得者张璐:一“璐”走来的兴趣源于实践

12.06.2018  17:40

[编者按]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有人为了毕业论文焦头烂额,有人开始规划毕业旅行,有人拿着心仪的offer憧憬未来……本网今起推出“毕业季”系列报道,带你走近毕业生——

白天去盖茨基金会实习,晚上申请美国的高校,为出国深造做准备。没有专业课的大四上学期,张璐的生活主要围绕着这两件事。“我还不是从地铁站的B口出来,我是从西北口出来的,顺便去旁边的琴房练了会儿琴,练到8点回来,因为琴行8点关门。”张璐爽朗的笑着说。

实习、申请、练琴,生活像一首有规律的变奏曲,而她醉心其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大一就想好了要出国,所以在选择保研还是出国的问题上,虽然有过小纠结,但决定地还是很果断的。”在大一暑假,张璐就参加了一个到美国游学的夏令营活动,主要了解和参观纽约和华盛顿的一些高校。“相当于去做了一个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美国。除了开阔眼界,你会感受到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会激发你去思考很多你原本觉得‘理所应当’的问题。”张璐说她很喜欢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聚在一起的氛围。

在进入大学之前,张璐就对国际关系很感兴趣。“家里之前没有人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但是通过看书、看新闻、看有关中国外交的纪录片这些渠道,逐渐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刚进大学时,张璐的专业是传播学,后来通过农村区域发展(国际方向)实验班的选拔,成为发展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想要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所以当时觉得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吧,就考到了国际发展这个专业。

国际发展专业的内容与国际关系有相通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后期持续培养自己的兴趣也很重要。“我们专业的实践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大二的国际发展概论有配套的实践课,内容是到与专业相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参观调研,我抽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做了前期的资料准备后,我们去调研了一个下午,然后回来写了报告,最后是小组展示。”张璐说这是她第一次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运行中的状况结合起来。

随着年级的升高,实地调研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张璐大三暑假在联合国粮食署中国代表处实习,2017年暑假在坦桑尼亚从事关于非洲官方发展援助的田野调研,2016年在云南做了精准扶贫回头看藏族自治区调研,2017年在家乡河南省做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状况的调研评估,一直到现在在盖茨基金会实习。

实践,实习和专业课程的实践,让我对自己的专业越来越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从学习中感受到一些乐趣。

社会实践的小故事

国际发展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我们的专业相对比较小众。我常常想,学习国际发展,能为中国做些什么?”一带一路、新南南合作不断被提及,中国参与双边、多边国际发展合作的新闻报道随处可见,这些都表明中国正在向舞台中心靠拢。结合自己的专业,张璐的关注点是世界范围内的扶贫和中非国际发展合作。“非洲绝不是绝望的大陆,媒体的建构让很多人对非洲存有误解,一些并不客观的词汇例如“”的背后有太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张璐最近在看一本有关中非问题的书《龙的礼物》,她认为中国在非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对非洲的国际援助开始的比较晚,援助系统还有待提高,其他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但是我们在学习发展中要保有自己的特色。

问及在参与实践活动和各种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有意思的事情时,张璐笑着说:“你这个问题特别像我这两天申请的一个学校的面试题目。”她接着讲述了自己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实习的故事。

我去的是WFP驻朝鲜后勤小组(DPRK Support Unit),是17年8月份入职的。”恰好在这个时间,朝鲜爆发了导弹危机。“我去的时候,时局十分危急。”张璐在朝鲜的后勤辅助机构中任职,和从罗马赶来的一位项目官员一起制定了食物运输线路后备计划,还帮那里的WFP官员制定了员工撤退计划。“当自己真正进入这种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一个国际性的事件,很有体会和收获。

在盖茨基金会的政府部门关系与政策倡导组,张璐需要完成一个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报告。“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棘手,毫无头绪,因为这个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我也不是学相关专业的。”后来通过查阅很多资料,咨询有关专业的同学,她还是完成了这项工作。“坚持把一件事做好,会有很大的收获。

学习需要努力+坚持

没有谁的成长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张璐也曾有过困惑和迷茫。刚进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原本目标明确的张璐觉得措手不及。“发展专业跨学科比较多,我们又只学了一点点,会觉得比较迷茫。”面对迷茫,张璐给出的建议是沟通和交流。“和学长、学姐、老师、父母等多交流,对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有好处的。”反思和改正也总是很重要,在大一高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张璐及时发现了自己学习数学不踏实的问题,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教训很惨痛。“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大二的时候我认真学习概率论、线代等课程,最后的结果也还可以。

上班的地铁上,张璐会听书。“我很喜欢《百年孤独》这本书,看了很多遍,最近又在地铁上听。”在此之前,她看了《非洲的政治制度》。“把书拿进地铁看,最近在地铁上看书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往返2小时的路程,对张璐而言,是读书的好时光。

张璐说她的学习方法其实没什么好借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成功过一次以后,就会有自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总之就是不断探索加坚持。”每句话结束,她都会这样简练的概括自己的观点。围绕一个主心骨,再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她的故事如她的人一般,逻辑清楚又妙趣横生。

【毕业心语】 当初我是人发学院第一个报到的,还上了新闻报道呢?”张璐笑着回忆三年前的自己“真的感觉过去好久了。”目标更明确了,更懂得努力和坚持的意义,更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三个更”是张璐对自己三年来变化的总结,她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研究生学习即将在七月底开始,张璐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学到西方国际发展援助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框架,并将这些知识带回中国,运用到中国发展实践的探索中去。同时,她也想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拥有“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