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陈先达:让哲学回归生活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中有个人物茹尔丹,他是小市民,偏偏醉心于贵族,处处假装爱艺术、爱文学。他弄不清什么是散文,别人告诉他,你说的就是散文。他说,天啦,我整天说散文却不知道什么是散文!恩格斯曾引用过这个故事。他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正像人们远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一样”。哲学也是如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哲学。
我们面对两种哲学:一种是生活中的哲学,一种是书本上的哲学。我们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哲学,更应注意生活中的哲学。哲学既不能没有形而上的问题即纯哲学问题,也不能没有形而下的问题即生活中的哲学问题。没有形而上只有形而下,哲学就会变为生活常识;可没有形而下,哲学就在天上,没有着陆点,永远与人的生活相分离。
哲学家的哲学,就是历史上或当代一些哲学家创立的哲学体系。例如,中国古代的老子、庄子,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这些人提出了基本的哲学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我们要学习哲学家的哲学,学习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典著作,学习他们的哲学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还有一种哲学,就是生活中的哲学。如果我们只懂书本上的哲学而不懂生活中的哲学,这就叫书斋哲学、书呆子哲学。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论哲学和智力》一文中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大意是说,哲学家比任何其他人更应从直观知识中汲取素材,因此哲学家的眼睛应永远注视事物本身,让大自然、世事、人生而不是书本成为他的素材;不能把书本视为知识的源头,书本只是哲学家的辅助工具而已。当然,这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说要读活书、活读书。生活中的哲学不以命题、范畴的方式呈现,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能从中体悟出哲学道理的生活状态。生活中的哲学智慧是丰富多样的:“变”“联系” “矛盾”“过程”等,都是活生生的生活观念。
矛盾变化是什么?是辩证法,所以日常生活现象中的变与不变就是哲学问题。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都知道,事物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的。例如,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儒生找裁缝做衣服,衣服前短后长,他不乐意,说为什么前短后长?师傅说,你未发达,逢人低头,自然前面短点,便于弯腰。后来他考中状元,又找了这位师傅做衣服,变成了前长后短,他又不乐意,问为什么这次前长后短?师傅说,这次你做了官,不用低头而是挺胸、昂头,自然前面长点好。这则故事里包含的不仅有裁缝哲学,还有成衣哲学、人生哲学。
又如,人们从一片树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到了,即所谓“落一叶而知秋”。这里面包含的是什么?是联系的观点,也是一种关于事物信息的观点:一个事物的变化与另一事物的变化相联系。我们可以从一个事物的变化看到与它相联系的事物变化。如果世界上事物彼此没有联系,都是孤立的,就不可能落一叶而知秋。矛盾也是如此。什么叫闹矛盾?就是把矛盾扩大、激化;但如果及时交流、化解,就能使矛盾得到解决。这些都是哲学问题。
关于过程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恩格斯称之为伟大的哲学思想。万物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如一串葡萄很简单,但要得到葡萄,就必须经历种树、施肥、浇水、除虫等一系列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过程通常是枯燥的,而结果往往是丰富的。人也是一样。例如,一个刚开始学钢琴的人,练琴时使人掩耳,自己也苦不堪言;而一旦成为钢琴大师,他的成果就是辉煌的。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是不可能的,要重视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是生活中的过程哲学。
让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哲学家应善于从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学问题。不是把生活作为书本的注脚,而是把书本作为生活的注脚,这样的哲学家才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哲学家。
(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01月10日05 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