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当代青年学子的“大格局”

20.08.2016  03:35

有这样一群青年学子,他们崇尚行胜于言,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或奔赴西部,燃烧激情;或扎根基层,放飞梦想;或携笔从戎,筑我长城;或投身主流,谱写青春;或创新创业,乘风破浪……他们将自身命运与时代和祖国的命运牢牢系在一起,选择了更加厚重的人生——

情怀可以当饭吃最幸福

巨彪: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2016届博士毕业生,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加工。毕业后赴西部某军工企业基层车间工作。

热加工车间十几台大炉子,700—1200摄氏度的高温24小时不停地烧着,工人要穿着特殊的隔热服才能在里面作业。“所以我们有吃不完的雪糕。”巨彪笑着说,他浅蓝色的工作服全是汗水。入职20多天,巨彪负责跟踪并解决影响某产品质量的生产问题。

2007年,巨彪从西安郊县农村考上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攻读博士学位。9年的大学生活让他有了一种情怀,将所学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于是,博士毕业后,他选择了西部某军工企业,生产和研究航空材料。“本科时,我得知我国飞机制造之所以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材料问题不过关,当时便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大学期间,巨彪保持良好的学业和科研成绩,课余大多数时间则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巨彪理解了“影响力”一词:“一种发挥自己的能力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的力量,利他的力量”。

工作后的一件小事让巨彪记忆深刻。一次聚餐后,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知道吗,前段时间我们国家上天的大飞机,里边的材料就是我们做的!”老员工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让巨彪进一步坚定了人生选择:就应该把理想抱负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我的工作虽然在西部、在艰苦行业,但在那里,工作与情怀可以最好地结合在一起。换句时髦的话来说,当情怀可以当饭吃的时候,那是最幸福的。”巨彪说。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2016年8月18日 18版)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818/c1006-28644651.html

(责编:郝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