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学生办夜校 工友变“校友”

14.05.2015  15:08

在中国人民大学,食堂和教学楼的距离只有大约100米,但对于50多岁的食堂员工李阿姨来说,课堂离她挺遥远。这个远,既是时间上的,也是心态上的。

不过,人大新光平民发展协会的学生社团开办的夜校课程,让李阿姨这样的工友重新走进了课堂。

工友:周六来教室上课,让我有种读大学的幸福感

5月9日晚上,李阿姨熟门熟路地来到2号公共教学楼的一间教室坐下,准备听课。当天的课程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主讲人是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苗中泉。坐在李阿姨旁边的小伙叫高峰,是人大北区食堂的一名厨师,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虽然嘴上不说,但对大学的向往却写在了高峰认真的脸上。

教室里陆陆续续来了30多人,他们当中有厨师、保安和保洁员。这些或老或少,来自不同地方、操着不同方言的工友,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像高峰一样有大学梦,但却都怀着对知识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周六来教室上课,让我有种读大学的幸福感。”高峰说。

协会是2011年成立的,现任会长是读大三的梁莎莎。夜校课程一般安排在周六晚上,在正常的课程安排之外,协会每月还会利用一个晚上,举办茶话会、观影会。尽管因为毕业等因素,每一年协会成员的变化都很大,但在同学们的坚持下,讲授的课程慢慢丰富了起来——法律、英语、理财成了最主要也是最受工友欢迎的三门课。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三门课,却是学生们绞尽脑汁、反复摸索才确定下来的。

规划课程时,是否要开设英语课成了社员们讨论的焦点。在很多人看来,对于已经四五十岁的工友们而言,英语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一开始我们主要定位在向工友传播实用的法律、理财常识,还开过创业课、电脑课,效果有好有坏。英语课?这个真没底。”梁莎莎说。

但英语课的受欢迎程度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但人来得多,工友的学习热情也很高,锅碗瓢盆、蔬菜水果、指路问路,学生们教的,都是工友身边最常用的英语。“还漏”(hello你好)、“凯若特”(carrot胡萝卜),尽管记忆方法很“中式”,但工友们却在短时间内记住了不少单词。不少人觉得,学校里有好多留学生和外国学者,如果在他们买饭、问路的时候能用英文表达,很方便。“这大概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吧,工友的需求往往与我们设想的不同。”梁莎莎说。

大学生: 实现了工友的梦想也就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除了课程设置上的困难,协会创办以来,这些满怀理想的学子还遭遇过不少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碰撞。

开什么课确定了,可是具体到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这些都需要花时间思考、演练。梁莎莎说,每次备课,都要查大量资料、做演示文稿(PPT)、想办法将语言转换成工友易于理解的风格。

已经毕业的协会创始人吴俊东回忆说,创办之初,他们曾为工友们举办过一次开学典礼,提前花了不少功夫做宣传,但与期待中的热闹场面不同,最终参加活动的只有两位工友。

夜校刚开办时,不少工友认为,这群娃娃要么是闹着玩,要么是想做教师,把他们当学生练练手,甚至还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校外的骗子。但也正是在这种磨砺中,让志愿者们更加脚踏实地地去思考工友真正需要什么。主讲理财课程的志愿者翟志杰说,大家一有时间就去找工友聊天,和他们一起吃饭,试着走近他们的生活。现在,每堂课的上课人数都能稳定在20人以上。

说起创办协会的初衷,吴俊东说,有次他读到1918年北京大学创办“校役夜班”的历史,受到启发,决定为人大的工友们办夜校。“人民大学应该是人民的大学、应该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也应该为人大的后勤员工做些实事。

新光协会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激励行动”的成员,曾经连续3年获得资助。人大校内的梁漱溟乡村建设发展中心也与新光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乡建中心的邱建生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人民大学,人民的大学》,邱老师评价:能够关注到后勤工友的这些志愿者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优秀青年,有责任和担当。

现在,协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学员的流动性太大,每节课都要面对很多新面孔,这使得课程很难成体系开设,只能采取专题性的讲座。不过,梁莎莎倒觉得把专题讲好,或许更能戳中工友们的“痛点”,工友们辛苦一天,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要不要来上课,其实更科学。“新光的宗旨是‘探索大学精神,实现平民梦想’,我们会一直践行和传承下去。”梁莎莎自信十足地说,“我们都是普通人,实现了工友的梦想也就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其实,这些年轻的大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出宿舍,走近工友,本身就是一种大学精神的体现。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2015年5月14日第12版)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学生办夜校 工友变“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