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成长路上的精神灯塔 人民大学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记

31.05.2017  08:10

如果不去行动,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在社会上发挥多大的力量。当我们走出象牙塔,带着不同的思维特点和研究方法,或是读书观影展开讨论、或是实地考察拟写课题,会不约而同地发现,原来我们如此相似而有力量。”“明德人文”项目成员、哲学院2014级本科生徐晗这样说。在这方校园里,青年学子的眼中闪烁着对理论知识与社会问题最质朴而又热切的探索欲望,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读懂社会,进而在实践中丈量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相辅相成的“大思政”格局。

课程为本,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经过探索实践,“一体两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步在人民大学建立起来。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研究型和互动型教学模式“两翼”相辅相成,学校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的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校一方面倡导教师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增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小课题报告、读书报告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变了单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整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的知名教授都为同学们作过专题讲座,师生们关于“三农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社会治理问题”等热点话题的探讨,充分增进了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效果。

回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发现,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每一环节的构建都牢牢把握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线。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13年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靳诺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校长、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以及分管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切实承担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的职责。每个学期,各级领导都会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督教”、“督学”、“督政”,亲自把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教师是一个课堂的灵魂人物,打造一支精英的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键环节。2014年,学校启动了“百名海归挂职计划”,选派100名海外留学归国教师赴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各区县、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等单位,通过联合培养博士后、挂职行政岗位、受聘研究员等形式进行实践锻炼。人民大学海归教师、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欧树军和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青年学者集体撰写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人大出版社)一书,全面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要想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发挥作用,就要落脚到学生参与上来。社会实践环节是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增设的一大特色。“我认为现在‘95后’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非常活跃,所以课堂教学也是需要转变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智说,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授课时间紧、内容信息量大,一些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接地气”,不容易被消化和理解。针对于此,社会实践环节让理论真正联系了实际。同学们自主选择的调研主题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城市到农村、从群体到个人,大到国家关系、小到物业管理,无不体现着大家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在图书馆的一间研讨室里,哲学院2015级本科生于浩洋正在和他的小组成员对调研报告进行细致的修改,“我们的调研选题是‘自组织中的人情效应——以人大小创团体为例’。”于浩洋介绍说,“我们试图运用自组织理论,解释大学生的团体合作问题。希望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作业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自组织理论在小团体研究方面的空白。

随着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积极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作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平台”“思政云课堂”颇受师生好评,“别笑,我是思修课”等微信公众平台更是吸引了同学们积极互动。老师们在课堂之外用学生们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建设名家名师全参与、课内课外全覆盖、线上线下全互动的立体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

  理想是火,积极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在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厚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学校始终把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德树人首要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启动“红船领航”计划、“读史读经典”项目、开拓第二课堂成长支持项目等,通过课内外结合、教师指导和朋辈互助结合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系统学习。

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每周二、周四、周六,在田径场和明德广场上,你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学生,在国防生师兄的带领下于操场上跑步,或在如论讲堂前进行队列训练和擒敌拳学习。尽管他们并不是国防生,却也有了些军人的模样——这些同学就是“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的学员们。“红船领航”计划自2011年开始实施,将新生入学导航、学生领导力发展、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等内容有机融入新生党员教育,并首次将军事训练引入党员教育项目,以军政结合、朋辈互助的教育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曾伟燊是新闻-国际政治实验班的2015级本科生,也是“红船领航”的学员之一。平时,他不仅要应对两个专业的课程压力,还要参加“红船领航”的各项活动,熬夜撰写新闻通讯也是家常便饭,他说:“其实压力也是对人的一种极大历练,很多潜能都是在压力下被激发出来的。时间紧迫就要提高效率,思想松懈就要自我激励。‘红船领航’看似注重‘外’的锻炼,实际上对一个人‘内’的修养提高才是其最大的功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参加‘红船领航’虽然‘苦’,但我也是乐在其中。

不同于“红船领航”经常开展户外活动,“读史读经典”项目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潜心读书的平台。“读史读经典”现已被纳入本科生教学方案,是一门两学分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从“通史、断代史”阅读书目和专门史阅读书目中各选5本进行阅读,其中2本精读、3本泛读;在阅读实践方面,学生可自选参加包含讲座、参观、沙龙在内的多种形式、以兴趣导向的读史实践活动;每学期自主选题完成一篇读书论文,根据论文进行成绩考核。就这样,《大国的兴衰》《资治通鉴》《从黎明到衰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本本听起来“高大上”的人文社科类书籍成为了人大学子的枕边书。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宋佳音坦言,在一个寒假内读完五本书并不容易,“阅读量有点大,想仔细精度一番很花时间。”她同样承认,这一个假期的潜心阅读洗去了她刚进入大学时身上的浮躁感,带来的则是责任感,“我学会了跳到一个大格局去看世界。”宋佳音如是说。

  躬行积淀,继续夯实厚重人才培养支持

2015年,学校推出了“厚重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从“夯实基础、感悟社会”和“拓宽视野、勇于实践”两个不同的板块入手,帮助学生实现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的两阶段成长。

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是“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的重要一,该项目为期三年,分为“关爱和社会责任”、“创新与社会发展”、“沟通与全球视野”三个阶段,开展赴我国西部地区支教、赴东南沿海等地进行社会调研、与校友导师座谈交流等活动。第一期“求是思源”项目中的“内蒙古支教活动”赢得了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校长杨树清极高的评价:“人大‘思源人’对我校学生的影响无法估量。他们的优秀素质和品格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响,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第二期“求是思源”学员、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陈亚则这样说:“我就像是一只小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每一滴水,然后不断推翻自己以往深以为然的看法,反复补修、重构自己的三观。我感恩‘思源’提供的机会,它扩宽了我生活的定义域,由此,我的值域也不断变大。我在这里从选择中走向独特,遇见更好的自己,拥抱多元的世界。

除此之外,明德塔基、明德人文、明德中法、明德环境、厚重经英、卓越三农、青马英才、明德信息、数字记忆、明德数据、未来思想家、明德双创、明德国关等13个培养项目也陆续立项。他们几乎覆盖了全校各年级、学院、专业的学员,为学生在主攻专业领域获得深入发展的同时开启跨专业学习发展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深受同学们欢迎。

在江南水乡,人大学子同样可以获得来自课堂之外的给养。中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刘欣蕊参加了“明德中法”项目,这里不仅有苏州校区的同学,还有来自法国和校本部的同学,刘欣蕊笑着说:“老师带我们开展的科研训练让我和学术研究、论文写作有了第一次的直接接触;参观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活动则让我对中国企业的现状和金融部门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法国文化’课程、与法国小伙伴的联谊活动更是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