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治霾”新思路

04.03.2016  09:56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曾鼐)“今天特意随身戴了口罩。”已连续5年骑车报到的全国人大代表吴碧霞,一进门就和记者聊起“雾霾”。 

  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北京团代表抵达驻地。北京当天持续重污染黄色预警,即便在远离市区的北京团驻地——北京会议中心,同样难觅蓝天。霾中议霾,成为北京团代表讨论的话题。 

  “治霾不能光靠北京,单方面行动等于没行动。”早上9点,第一个报到的全国人大代表赵凯,带来的第一份议案,就是关于“大气治理联防联控”。 

  “联防联控”并非新词。早在2013年,环保部等六部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5年,京津冀三地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十个方面为突破口,共同改善环境。今年初,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北京、天津、廊坊、保定、沧州、唐山六市将统一空气重污染应急启动门槛。 

  在赵凯看来,区域治污下一步应“法治化”。作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他认为,全国人大应通过执法等,调动各方资源,有利于破除区域间利益藩篱。 

  根治雾霾,源头治理最为代表关切,散煤整治尤受关注。根据环保部去年11月督查结果,京津冀煤质超标情况较多:北京超标率为22.2%;天津市超标率为26.7%;河北省四市平均超标率为37.5%。 

  针对大范围的“去煤”行动,自称“从农村走出来”的巨晓林,认为“不能一刀切”。他是一名农民工代表,身兼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一职。 

  巨晓林说,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样,“去煤”要配合城市发展“循序渐进”,可先用优质煤代替散煤,再推进清洁能源。 

  毋庸置疑,“重拳”治污已是社会共识。但随着治霾战进入攻坚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环保是否会拖累脱贫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坦言“二者有矛盾”。不过作为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委会主任,他正是靠青山峻岭寻到了“致富经”。 

  坐落于慕田峪长城脚下的北沟村,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人民币。但凭着“抓环境、保生态”的法宝,如今贫困村变身为国际旅游村,吸引了17户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地的外国友人安家置业。 

  “环境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王全念叨着他的口头禅。 

  在他看来,平衡治污与经济发展,要有明确政策和规划,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说清楚;农村要保护耕地,也要适度利用非耕地,但需要严格审批。 

  铁腕治污,是民心所向、代表聚焦、亦是政府承诺。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治霾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人民战争;经过社会共同努力,“白天蓝天白云,夜晚繁星闪烁”的常态化不会遥远。 

  作为“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治霾降污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绿色发展新理念承载着民众对环保的新期待。(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