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热议“养老”:社区医院大有可为

26.01.2015  02:58

  中新北京网1月25日电 (记者 曾鼐 于立霄)社区应配营养师、要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发挥中医优势……在审议25日出炉的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时,针对“养老难”,北京市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2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向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做了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这意味着,北京将用立法的形式,引领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这在全国还属首例。当天,“养老”也成为了人大代表们口中的热词。

40岁防老  80岁补营养

  “要有防老、防病的意识”,北京市人大代表范志红说。她说,居家养老不能只重视“生病”的老人,也应积极引导人们保持健康,把“健康促进”纳入整个养老体系中。

  她称,虽然北京居民平均寿命已超过80岁,但健康寿命只有60多岁,不少老人常年疾病不断,甚至卧床不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她说,根据国际经验,重大疾病形成主要在40岁—60岁期间,应该在此时期进行健康干预,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营养不良已是危害老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根据调研,北京80岁以上老人,近一半患有贫血,60-90%的老人存在营养不良。她说,很多老人没有定期筛查营养指标的习惯,社会也严重缺乏有资质的营养师。

  她建议,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老人使用特殊产品,应该纳入医保;社区应该配备兼职的营养师。

  “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注重医养结合”,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何厚夫说。他称,应推进大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发挥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把中医教育纳入全科医生的培养体系。

留人才 提高社区医生待遇

  针对社区医院“缺医少药”的发展瓶颈,北京市人大代表杨立新说,社区医院经常缺少常见药,应该加快建设医联体,建设社区卫生集团。

  “要提高社区医疗工作者的待遇,留住人才”,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说。她称,目前社区医生晋升很困难,应该让社区医生有机会去大医院培训,参与一些联合课题,增加基层人员的发展机会。

  她建议,政府应采购一些便携式医疗设备,方便社区医生携带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诊治;应为社区医生配备医疗用车,提高社区医院的工作效率。

  北京市人大代表马庚良则认为,要严格准入标准,重视对老年人的医疗人员的培训,“应该持证上岗”。

重精神关怀 发挥老人正能量

  北京大学陆杰华说,经过调研发现,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大学、老年餐桌的使用率比较高,但是多样性、多元化、个体化的服务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精神慰籍的服务”。他强调,老年人对聊天解闷儿的需求很高,建议在社区多建立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场所。

  “社区要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调动老人的精神力量”,北京市人大代表、来自清华大学的王丽芳说。她说,社区应多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要在老年群体中,弘扬一种“自立为先”、“乐观豁达”的精神,“发挥老年群体的正能量“。(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