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人口2151万人 每平方公里增加22人

13.02.2015  12:16

       

  法制晚报讯 今天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11人,比上年末增加22人。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559.1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5.4万辆,私人轿车增加5.5万辆。

  人口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22人

  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本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逐步放缓。其中常住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增速从2011年的2.9%降至2014年的1.7%,均达到“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

  常住人口变化

  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

  增速:从2011年的2.9%降至2014年的1.7%

  增量增速均达“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

  常住人口中

  城镇人口1859万人

  占比86.4%

  出生率9.75‰

  死亡率4.92‰

  自然增长率4.83‰

  密度1311人/平方公里同比增加22人

  解读人口增速近四年连续下降

  《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16处提到“人口”一词。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报告表述为,制定实施人口规模调控工作方案,以功能、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全市常住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完成了人口调控年度任务。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北京人口增速在逐步放缓。2011年,常住人口增长率2.9%,2012年为2.5%,2013年下降到2.2%,2014年更是下降到“1时代”为1.7%。究其原因是与经济的放缓同步进行的。此外,人口增速的放缓与北京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业态密不可分。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本市将高质量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底线,统筹功能疏解、人口控制、用地减量、空间优化等目标任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全面实施人口规模调控方案,实现常住人口增速明显下降。

  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增7.3%

  项目数据同比上年

  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增7.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7.2亿元增10.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10.5亿元增8.1%

  交通私人轿车增加5.5万辆  

  项目数值同比上年

  全市机动车拥有量559.1万辆增15.4万辆

  民用汽车532.4万辆增13.5万辆

 私人汽车437.2万辆增10.7万辆

  轿车316.5万辆增5.5万辆

  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18条增1条

  运营长度527公里增62公里

  运营车辆4688辆增690辆

  客运总量34.1亿人次增6.4%

  公共电汽车

  运营线路877条增64条

  运营长度20347公里增659公里

  运营车辆24083辆增491辆

  客运总量47亿人次降3.0%

  保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54平方米

  去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1%,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此外,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8.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5.2万人。年末各类收养性单位473家,床位9.1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4万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机构1106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10个。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10元实际增7.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226元实际增8.6%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009元增6.6%

  服务性消费支出9197元增10.7%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29元增7.2%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54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4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