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故乡
18.07.2016 17:10
本文来源: 法院网
父母出生在农村,父亲参军后,母亲随军才来到了城市,至今祖辈仍生活在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一个叫戴家口的小村庄里。《中国在梁庄》,其实中国也在戴家口,但这个村庄于我而言,不是宏大中国的缩影,只是我亲爱的故乡。
每逢回老家,第一顿饭总是奶奶煮的面条,因为在老家的民俗里有“滚蛋饺子落地面”的说法,意思是远方来的人到家第一顿饭得吃面,临走前的最后一顿得是饺子。二十多年,奶奶始终这样做,于是乎我总有一种感觉,似乎周围的人、周围的事永远不会改变,说到这里,就很感恩家人,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至今身体健康,让我可以享受这种我爱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没有改变的感觉,就像这么多年,老家夜空里的星星始终繁多且明亮,每次回家都能让我感悟到“手可摘星辰”的美好和喜悦。
村子东面静静流过一条叫做马颊河的黄河小支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回老家,去河上石桥便成为固定项目。在老家,大家习惯把石桥叫做“大堤”,大概是因为石桥连接着高高的河堤,位置上相距很近,又或者是因为早些年黄河泛滥,村里人出河工修大堤,便习惯了称呼河水流淌过的地方为“大堤”。爸爸说他小时候总在河里逮鱼摸虾,站在大堤上跳水,还一手举着衣服和书包、一手划水、顺着河流游着去上学。而我的印象中,小时候河水很清,河边的芦苇随风摇摆的时候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姑姑会带着我去找一种尝起来甜甜的草,那时候的姑姑还没有结婚。后来很多年里马颊河的水一直不大,有几年河道都是干涸的或是水流窄的只剩不足一米,水也是像酱油一样的颜色,散发着恶臭,于是每次去大堤总是失望而回,不仅体会不到爸爸小时候这条河带给他和小伙伴的乐趣,连自己小时候的回忆都找不回了。这几年治理污染,河水又清澈和丰沛了起来,水里的鱼也多了起来,但依然找不回小时候的乐趣,只能靠回忆,就像姑姑脸上已经有了农村女性的粗糙,而她也早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妹妹已经去读了大学,到了当年姑姑一样的年纪。
村子的东边,是石桥,是河水,是拂过芦苇的风,是姑姑的手牵着我的手。
村子南面是一片农田,农田里分散安葬着戴家的祖先。每年年三十晚上,各家的男性成员会带着鞭炮、香火在路口请“爷爷娘娘”,也就是自己家里逝去的亲人一起“吃”年夜饭。在此之前,各家各户的正屋的迎门墙上会挂上家谱,家谱前摆上八仙桌和左右两把椅子,八仙桌上摆满鸡鸭鱼肉猪头糖果瓜子等贡品,还会摆好筷子。除夕的饺子煮好后,要先盛出两碗摆在八仙桌上,然后全家人跪在家谱前烧纸,缅怀故去的亲人、也祈祷一年的平安顺利。大年初二,天还不亮,整个戴氏家族里的男性便带上鞭炮烟花烧纸出门去上坟,老家称作“送爷爷娘娘”,上坟结束后,才算是跟祖先们一起过的“年”正式过完了。在村口集合后,族人们会点燃一些鞭炮以示仪式的开始,然后从最早的先人坟头开始,全族的人聚在一起,把自家带来的鞭炮烟花拿出一些点燃,然后是第二代的先人,然后是第三代……一直延续到最新的坟头。所有人都会去每家的坟,当然在自己家的坟前点燃的鞭炮烟花烧纸会多一些。多少年来,戴氏家族都延续着这样的传统,像我家这样在外地定居的,哪怕年三十回不来,初二也定要回来参加家族的上坟仪式,若是初二确实无法参加,便要把钱给家里其他人代为买好鞭炮烧纸,初二那天还要代为向先人们解释,钱虽然不多,但必须要亲自出,不可代行。仪式里,一辈辈人传承的感觉异常强烈,让我深刻地感受着生命源起和衰落。
村子的南边,是敬重,是怀念,是满地的鞭炮皮,是生生不息的爱。
村子西面的大片农田之间,是联通其他几个村子的道路,由于地处交通枢纽,村西面形成了集市,逢农历的四、九,也即每隔五天商贩们便会汇聚于此,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赶大集”,置办各种吃穿用度。直到现在,虽然超市便利店早就走进了村庄,但“赶大集”仍然是老家人购买东西的重要渠道,以致于我总是会感慨,习惯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去赶大集,闹着讨些“果子”(油饼,老家称为“果子”)、糖葫芦、烤红薯之类的来吃,总能如愿,于是“赶大集”就成了我异常期待的事情。爷爷奶奶的自留地在村西边的农田里,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去地里拔草、择棉铃虫、摘西瓜、摘花生、刨地瓜、割小麦、掰玉米,跟小伙伴一起趴在农田里玩解放军打鬼子的游戏……印象中,那时候天总是很蓝,大太阳总是高高挂在天上,总有风吹着脸颊。
村子的西边,是人群,是收获,是大人脸上的笑,是奔跑起来被甩在泥土里的汗珠。
村子北面有一片树林,树林就在姥姥家的后面。夏天的晚上,小舅会拿着手电筒带我去树林里找“老哨猴儿”(蝉的幼虫,老家称为“老哨猴儿”),在夏夜热哄哄的风里,忍着蚊子肆无忌惮的叮咬,小小的我跟在他身后拿着小桶或者小袋子,看他拿手电照着树干和树下的土地,观察是否有刚刚爬出土或者爬上树的“老哨猴儿”。小舅特别厉害,即便没有爬出土的,他也总能用小树枝撬开地上的小洞,从里面挖出“老哨猴儿”。我的小桶里总是收获满满,回到家之后,姥姥把它们用盐腌渍一下,下锅一炸就成了盘中美味。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姥姥家,小舅却总是忌惮于我的到来,一是我老缠着他跟我玩,还有就是他会把在雨后的水洼里捞到的泥鳅养在瓶子里,而我去了就闹着让姥爷把泥鳅烤了给我吃,姥姥姥爷疼我,于是他的宠物每每都会成为我的食物,藏在哪里我都能找到,可能吃货天然有发现食物的本能吧。
村子的北边,是夏风,是蝉鸣,是姥姥家圆弧顶的大门,是暴走跳脚的小舅。
小时候总是期待着回到老家,因为那是一个与我平素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生活的节奏似乎一下子慢了下来,快节奏的城市交响乐突然就会变成缓慢流淌的田园絮曲。没有方方正正的高楼大厦,没有乌烟瘴气的车水马龙,没有表情淡漠行色匆匆的人,有的是大片的农田、晴朗的星空、屋檐下喂食的燕子、雨后在院中飞舞的蜻蜓、浓重的乡音和友好热情的笑脸。如今在生活节奏更快的京城生活,更是怀念在老家的时光,或许是因为不管走到哪里,我的根始终在那片泥土里吧。 责任编辑:梅玉兰
本文来源: 法院网
18.07.2016 17:10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 并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致信祝贺
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