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学生农机手

29.04.2015  18:22
      春耕时节,怀柔区北房镇小辛庄村的田间地头儿,拖拉机轰鸣着来回“撒欢儿”,“铁牛”跑过的地方沟垄立现。坐在驾驶室里的是80后农机手李京龙,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他辞掉京城证券公司的工作,回村从事农机生产服务,不仅把农机事业做得愈来愈好,还激情满怀地宣传推广生态农业理念,希望通过年轻人的努力,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白领回村驾“铁牛

村里人都知道,李京龙当年高考报志愿时,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就因为小伙子想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可务农的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能跳出农村了,只要不学农,学什么都好!”父母的话音犹在耳旁,可没成想几年后,这个有想法的年轻人,辞去了京城里让人羡慕的证券公司工作,回村和父亲李友一起开起了拖拉机。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开拖拉机看起来挺风光,可实际上真不是什么美差。炎炎夏日,坐在空调房里都出汗,更何况是在毒辣的日头下,坐在没有一丝凉风的拖拉机驾驶室里,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拖拉机跑起来后,田里尘土飞扬,真是开窗、关窗都受罪。可是,拖拉机留给李京龙的印象似乎并没那么差劲儿。

李京龙出生于1984年,他的父母年轻那会儿都是当时生产队里的拖拉机手,京龙打小就是听着农机的轰鸣声,感受着农机在减轻父母劳动量的同时,自己也不用像其他小伙伴那样因为家里劳动力不足,而必须承担起做农活儿的压力,可以说农机给李京龙带来的更多是美好的回忆。因此,2008年当李京龙接到父母的电话,说是老两口打算重操旧业,买了一台二手拖拉机时,赶忙回家来一看究竟。

等回到家,他才发现父亲买的是一台55马力的老式拖拉机。老旧拖拉机既费油,又不安全,可看着父亲费力却高兴地转动着没有助力的方向盘时,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该帮着父母做些事儿了。给拖拉机上牌时,李京龙听说买新农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后,立马到区农机服务中心咨询了相关政策,并在他们的帮助下,享受2万多元补贴,买回了一台新拖拉机,并逐渐配齐了旋耕机、深松机等配套农机具。

有了顺手的新农机,父亲不仅把自家4亩多地种得很好,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乡邻上门寻求帮忙。随着活儿越来越多,父亲在村里牵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可是父亲的年龄也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这些,李京龙都看在了眼里。经过认真考虑,他选择了辞职、回村,来给父亲帮忙。

初出茅庐夺桂冠

回来后,村里人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念过大学的高材生会怎样管理农机合作社,能干出点儿什么与众不同的动静。同样的问题,李京龙也在认真思考着。

合作社里老老小小的农机手共有6位,如何服众成了小李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农机合作社里的“少当家”,不会开农机实在说不过去,于是,他首先参加培训,考取了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证,还取得了农机修理资格证。

这还不算完,去年,本市在密云县举办了全市首届农机手技能大赛,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李京龙报名参加了比赛。比赛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实操设为拖拉机挂接旋耕机、模拟田间作业、百米障碍冲刺3个项目,要求机手能准确地倒车移库,左右空余位置30厘米,障碍赛中不能碰撞锥筒,用时超出规定1秒扣除1分等。近似苛刻的评判标准,考验着农机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

来自京郊各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27名参赛机手各怀绝技,不少都是农机圈儿里的名人。除干了半辈子的农机手老将外,还有不少新贵。有中国农机手大赛京津冀联赛中的北京机王龙长庆、亚军刘春峰,全国十强农机手司庆振,福田雷沃农机收割赛北京地区收割冠军韩宝等。大伙儿谁也不服输,较着劲儿“”绝技。出乎众人的意料,首届大赛的机王最终被李京龙这匹“黑马”揽获。拿了第一的小李,立马给父亲打电话:“爸,我得了第一!

在实力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李京龙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被众人看在眼里。每次农忙时,他都和大伙儿一起上机器、干农活儿。完活儿后,他又不像别人那样,抓紧时间去休息,而是每次都会认真把拖拉机等各种农机具高压清洗干净。合作社里的兄弟们都说:“京龙开过的拖拉机,锃亮锃亮的,跟没下过地一样。

除了在工作上服众,李京龙的善良也感动了大家。有一次,邻居拉住京龙的妈妈开玩笑:“你家的钱是不是多得没数呀,你家京龙给人干活儿都不收钱。”京龙的妈妈回家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是看村里的残障村民和贫困户生活不容易,替他们耕种收割时,总是分文不取,免费服务。他的善良让全村人刮目相看,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农田追梦搞生态

虽然都是回村务农,但80后李京龙和老辈农民的想法不同,在他的心里,土地不仅是耕种的场所,而且像一池湖水,平静中蕴含着让人无尽的遐想。

这两年,合作社里陆续购买了新型拖拉机、小麦收割机以及玉米收割机,这些机械填补了村里农机种类的空白。李京龙把村里的农机活儿都揽了下来,每到春耕、三夏和秋收大忙季节,他便和伙计们一同起早贪黑地为村民服务,有时还走出去到内蒙古、河北等地进行农事机械服务。不过走的地方多了,看得也多了,小李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农民种地打粮卖钱太不容易,一年到头盼来了丰收,却因为地头商贩收购价格太低,而赚不了几个钱。

他意识到,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农民要致富,必须走生态发展的全产业链之路,不光要会种粮,还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产业,把农业做成“接二连三”的“大买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发展是个“紧箍咒”,必须时刻记在心头。每当在田间作业的休息空当,他总会沿着地边溜达,捡拾塑料袋、废弃电池等垃圾。他和村民聊天儿时时常说:“土地是咱的‘饭碗’,必须要珍惜、爱护。

李京龙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生产的大势所趋,也是今后农业生产要坚持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成立了一家以生态农业为发展理念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心愿是要生产出有机生态的、高质量好品质的农产品,让农民和市民都受益。

眼下,农机的轰鸣声还在田间回响,仿佛正在唤醒已经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是时候该焕发生机了。


  (信息来源:15-04-16 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