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批

09.09.2016  11:04
   中国林业网9月9日讯     日前,由中国林科院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顺利获批。
  “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将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范围为研究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技术集成与决策四个层面,构建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综合整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生态安全保障,以及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生态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将以京津冀风沙源区三种主要景观类型——沙地、草地、疏林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京津冀风沙源区土地沙化形成机制与生态修复机理,完善土地沙化形成机制与演变趋势理论基础,为该区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土地沙化发生和治理措施特点,项目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划分为4 个沙化土地治理区,即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针对各自特点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发接坝区风水复合侵蚀控制、流动沙丘植被快速恢复、沙化草地生产力恢复与畜牧业产业化,以及退化人工植被恢复与更新等关键技术,为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在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基础上,依托生态定位站和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产业化技术研发;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示范,示范内容包括草地畜牧业、沙地综合农业开发、木本油料植物培育、特色经济林果和中药材栽培等,在河北、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等地,将建立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示范区8万亩,使示范区内植被覆盖度提高15-20%,单位面积产值提高20-30%。
  系统集成共性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成果,系统收集与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技术体系,构建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综合整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经过5年攻关研究,项目将取得以下进展与突破:一是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风沙源区土地沙化形成机制与演变趋势理论基础,揭示固沙植被稳定性维持机制和生态修复机理,建立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技术体系。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荒漠化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培养荒漠化防治领域的青年人才。二是将产生一批针对性很强的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实用技术,支撑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是在项目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在京津冀风沙源区逐步推广环境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发展生产带动环境治理的治沙模式,帮助广大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提高农牧民的生态意识,调动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该项目创新研究团队由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治沙研究所、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组成。(中国林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