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角逐高校新生市场
这几天,北京各大高校迎来开学潮,沉静了近两个月的校园又开始热闹起来。这个夏末秋初,1997年出生的学生们正式跨进了大学校园。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大学校园中出生在1995年以后的学生占76%,成为大学校园新生代主力军。
作为最亲移动互联网的一代,近1亿的95后大学生市场也让运营商们绞尽脑汁,跟上需求转变的节奏。
随着今年8月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的取消和手机卡实名制的落地,这些入学的大学新生也迎来了和师兄师姐们不同的优待——争夺他们的从本地的三家运营商,变成了京津冀三地九家齐出马。而吸引这些小鲜肉的做法,也从简单的话费优惠变成了赠送上网流量、绑定团购、外卖的优惠券。
“圈子”效应大:新生校园内网选号
“‘汉堡包’我六号报到,你几号来?”
“呼叫‘白饭团’,开学后一起去国博看画展!”
正式开学之前,同学们就开始在各种手机社交软件中活跃起来,尤其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手机社交软件已经成为和同学见面前就建立联系的主要渠道。
来自河北廊坊的黄珊珊是北京某高校的2015级新生,她说自己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办理新的手机电话卡,并把群里的ID和同学的名字对上号。通过网上联系后,对同学的陌生感减轻了,大家聚在一起有共同话题,一点也不觉得尴尬。辅导员会在手机社交APP的群里发送新生入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更是有效地缓解了新生入学的紧张情绪。
这种虚拟的“圈子”也影响了新生购买手机卡的选择。
黄珊珊告诉记者,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里附有小贴士,建议新生可以在校园内网站输入新生号码,自助选取中国移动的手机号码,报到时直接到校园网点领取手机卡就行。“不用大热天排队,花的钱是一样的,还可以自己选喜欢的号。虽然只是学校建议,但开学发现同学几乎都办了这种号。”
虽然工信部早就命令禁止录取通知书里夹送电话卡,高校也基本都改为了建议和推荐,但记者发现,很多新生都会考虑接受通知书包裹里学校的推荐,“怕同学都办了自己没办,也怕影响入学后有什么不便。”
取消长途漫游费?我们都跟爸妈视频电话
今年8月,三大运营商取消了京津冀的手机长途漫游费,对于家住河北燕郊的李琼来说,来北京上大学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因为无论她在河北家中还是在北京的学校,手机打电话收费是一样的。
不过,也有来自河北和天津的新生表示,这项优惠对他们来说用处并不大。“取消手机漫游费是件好事,但对于我和我的同学来说,上网流量更重要。因为同学之间基本都是微信或QQ联系,而跟爸妈几乎每天都视频电话,只要有网就行。”
记者在北京高校随机采访的多位入学新生表示,校园、寝室、图书馆基本都有WiFi覆盖,跟父母打视频电话是常态。移动互联网不仅深刻影响了95后的生活方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重塑了他们与父母的通信使用习惯。多位新生表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能熟练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于视频电话,图片分享,朋友圈点赞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熟稔于心。
百度近期发布的《2015年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显示,95后一代的兴趣爱好中,音乐占55.6%、视频占53.8%、游戏占38.3%,而这些使用需求背后则需要移动流量和无线互联网来支撑。
每年北京高校的新生手机卡市场都是运营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的火爆激烈程度不输往年。记者在校园走访发现,北京移动和联通在今年的校园新生争夺战中都主打“流量牌”,纷纷推出充值200元打一年,每月3-4GB的移动数据流量。联通更是针对学生对音乐、视频、游戏等应用的追捧,推出36元的上网卡。
此外,随着互联网O2O的热浪不断来袭,运营商也抓住学生市场的需求,与团购,外卖的APP绑定优惠券,吸引学生购买电话卡。而这在之前的运营商“校园大战”里几乎是没有的。
换号太麻烦 所有绑定都要改
随着手机号码实名制的落地,移动支付、网络金融的普及,手机号绑定的各种服务也越来越多,银行卡、会员卡等互联网账户和密码如潮涌般袭来,让这些95后的小鲜肉也觉得“脑子不够用!”
“淘宝、团购、银行卡、会员卡、U盾、短信通知等,这些都绑定了手机号码,如果换了号,每个都要改,太麻烦了!有的变更手机号还必须去柜台办理,而有的像网银或支付宝账户操作需要接收手机验证码。之前就有一个淘宝的账号,因为绑定的手机号被注销,接收不了验证码就无法登录、无法更改。”1998年出生的章浩楠来自重庆,他今年9月到北京上大学,但用的还是之前的号码,只是开通了全球通,在哪里接打电话都是一样的。
“现在很多社交软件如微信、QQ、飞信、易信等应用都有免费语音通信服务,况且随着大数据越来越受到重视,连续五年十年不更换号码,更能说明我是一个靠谱的网民。”章浩楠说。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新入学的大学生变成了运营商纷纷争抢的对象。他们被看作是消费能力提升最迅速的一批人。早早把这些人绑定为客户,就等于收割了未来的粮食收成。(来源:北京日报 实习记者:范晓)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