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蓝皮书:建立京三地人口流动信息交流平台

16.04.2015  19:03

相关视频:

 

  16日上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目前,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聚、行政分割、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是影响和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议尽快构建京津冀跨省市公共服务分担与统筹体系;建立京津冀人口流动信息交流监测平台,实时交流三地人口流动信息,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与对接。

  同时,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也于今天(4月16日)正式成立,将致力于运用大数据思维,对京津冀区域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

  制约·公共资源

  配置不均衡

  应建跨省市统筹体系

  蓝皮书称,京津冀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资源,近年来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升,但三地公共服务的落差较大,影响了要素流动、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

  三地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是由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与现有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直接相关,与地方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有关。

  建议:蓝皮书建议,公共服务领域的协同创新,应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区域功能、区域人口和面积等客观标准,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构建京津冀跨省市公共服务分担与统筹体系。

  制约·交通

  需通过“联”促进“流”

  报告指出,京津冀区域交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群内城际间交通运输结构单一,铁路运输能力不足。超大城市市内轨道交通密度不够,市郊铁路发展不足;交通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城市间缺乏直接运输和微循环,区域机场群、港口群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多种运输方式间更是衔接整合不够等。

  建议: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与对接,通过“联”促进“流”。例如加强超大城市市内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建设,实现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互联互通。促进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交通枢纽相互对接,提高交通通达性和和服务水平。同时,构建“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客运服务一票式、货运服务一单制。加强区域内国际机场群建设,打造一个区内整体的 “分布式大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