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联手提升公共服务 鼓励养老业向京外迁移

06.11.2015  18:20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今后,京津冀三地将在养老产业、跨区域户籍人口救助、防灾减灾等民政事业方面展开合作,打破行政藩篱,提高三地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6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将在10大领域合作,包括共建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建社会组织协同管理与合作扶持机制、共建省际间救助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共筑区域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共建殡葬服务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共推城乡社区服务协同发展、共推优抚安置工作合作、共同助推公益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工作协同发展以及共同创建社会工作协同联动发展模式。

  根据协议,三地将及时就合作区域的行政区划管理问题进行协调和调查研究,打破行政藩篱,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良好服务。

  在养老服务业方面,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同时,三地将合力撬动社会资本和资源,支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打造三地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鼓励实力强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在社会救助方面,三地将完善跨区域户籍人口的救助工作,破解救助对象经济状况异地核查难题;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中长期滞留受助人员的异地安置和流浪精神病人异地救助的合作模式。

  在防灾减灾方面,三地将建立区域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灾害援助保障机制,合作构筑区域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在抢险救援、救灾储备资源异地调配、灾害应急演练、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灾害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合作新模式,以提高灾害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能力。

  据悉,三地将建立以高层对话、联席会、协作会等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化统筹协调和工作联动机制,落实和推进协议内容。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希望三地明确职责,以制度机制创新破除利益藩篱和地方保护,形成三地规则对接、政策互惠、资质互认、资源互助的融合发展局面,促进京津冀民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