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空气治理取成效 达标天数增加

17.11.2015  11:11

京津冀空气治理取成效

  导语: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其中,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同比明显增加,PM2.5、PM10、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明显下降,仅臭氧污染略上升。

  环保部发布

  第三季度,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43.5%-100%之间。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2.5。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依次是邢台、唐山、邯郸、济南、衡水、郑州、保定、廊坊、石家庄和成都。

  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秦皇岛、张家口和天津3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沧州、承德、廊坊、石家庄、唐山和北京6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衡水、邢台、邯郸和保定4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臭氧。

   京津冀携手打造“冬奥蓝”

  调整结构压缩淘汰

  根据《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年底,北京市要调整退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和500万吨,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吨以上。

   联防联控合力治污

  目前京津冀地区正在忍痛“割肉”,合力治理污染。要打造“冬奥蓝”,留住“冬奥蓝”,不能只是依靠北京和张家口两地的力量,而是要依赖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力量,乃至华北大地的集体力量。京津冀相继立法,合力突围“霾”伏,明确强调在治理雾霾的举措上实行地区联动,联防联控,而不是单打独斗。

   依法治污铁腕执法

  “治乱需用重典”,治污需要铁腕。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正式施行,依法治污,铁腕执法,正在成为向污染宣战的“新常态”,极大的提高了企业污染成本。比如新《环保法》实施首月,河北省三家药企排污遭停产整顿,再比如在上个月,晋州市环保局按照新《环保法》,查处了中节能河北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违法排污案,按日连续处罚共计180万元,这在省会尚属首例。同时,河北省在压产能、减煤炭、淘汰黄标车等一剂剂“猛药”之后,2015年将加大整改力度,出台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规划,进一步致力于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污染物的减排。

   臭氧成为拖累空气质量“罪魁祸首”

  2015年入夏以来,北京的蓝天比往年明显增多,然而8月中旬,环保部公布的7月份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北京的空气质量排名不升反降,位列全国倒数第十名。在5月至8月监测的北京空气质量“超标日”中,均是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才是PM2.5。

  自2013年国家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来,臭氧便成为许多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8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超过七成,PM2.5仅占19.8%。2014年8月,74个城市的主要污染物还是臭氧。2015年8月,仍然延续上两年格局,臭氧成为“拖累”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是科研界对臭氧的公认描述。聚集在平流层,臭氧是“地球卫士”,可吸收太阳光照中的紫外线;近地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