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 成对外开放重要平台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京津冀地区联络处正式揭牌。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正在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专题论坛。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综合保税区,211个省市级开发区。2018年,京津冀地区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2%,其中21个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约占本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三分之一。
世界机器人大会至今连续举办五届,今年升级打造特种机器人展区,新增医疗机器人展区、智慧物流展区、多足机器人动态展示区,涉及21个行业应用的700余件(套)展品同台亮相。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业界人士围绕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合作、项目对接、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关键词,探讨区域间产业合作的最新模式与发展趋势。
论坛上,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京津冀地区联络处正式揭牌,这意味着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以下简称“京津冀联盟”)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准确把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和京津冀开发区发展的新要求,有效帮助区域产业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马秀红表示,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综合保税区,211个省市级开发区。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在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北京(第4)、天津(第3)名列前茅,进入前30名的还有河北秦皇岛、天津武清、北辰等。
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先行区。2018年,京津冀地区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2%,高于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增幅。其中,21个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约占本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三分之一,如果加上保税区和省/市级各类开发区,所占比重将高达90%左右。
她指出,开发区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津冀联盟成立4年来,在为京津冀地区的开发区和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推进产业对接、促进项目落地、协调园区共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助力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介绍,目前,京津冀联盟已在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两大领域着手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的初步探索。未来,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还将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从而带动核心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物流,最终形成区域产业链。
“我们正在筹建北京开发区法治建设研究会,为京津冀开发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与保障。”京津冀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池宇表示,京津冀开发区综合性发展环境的完善,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的提升、融通与一体化。今后,京津冀联盟还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资源,依托产业环境发展和人才创新力量。
此外,京津冀联盟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的中非发展基金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中非两国企业合作、投资、并购与产业拓展。
作为京津冀联盟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完善区域产业链、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工作,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智能车联等20个技术创新中心和基因药物制备等10个产业中试基地。
截至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数2.2万余家,地区生产总值约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近4000亿元,税收完成近600亿元。(完) 【编辑:陈建】